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25日专电 近年来,随着奶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牛奶企业开始争夺高端消费市场,相继抛出“天价奶”。但与此同时,奶农养牛的比较效益逐年降低,奶牛价暴跌。这一强烈的反差表明,我国奶业市场的天平明显不平。
市场抛出“天价奶”
继前两年国内一些乳品企业抛出标有含优质乳蛋白、微量元素的高端牛奶后,内蒙古伊利集团不久前又推出首款有机奶--“金典有机奶”。
据了解,有机牛奶是一种纯天然、全程无污染、安全营养的“放心”有机食品,它的生产必须通过专门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有一系列严格标准要求。有机奶源自于自然饲养、食用纯天然有机饲料的奶牛,因此不含任何有抗生素的成分,也没有任何农药残留,被业界认为是“完美”的奶制品。
正因为如此,有机奶的价格自然也偏高。记者了解到,伊利集团生产的“金典有机奶”属于目前国内液态奶市场最高端的产品,容量250毫升,售价是7元/盒,比去年推出的相同规格的金典牛奶4元/盒的价格贵出3元,每100克内有蛋白质含量为3.5克。
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称,首批“金典有机奶”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城市投放,预计2007年产量在4000吨左右。有关专家据此推算,伊利集团这一产品销售收入将在1.12亿元左右。
分析人士认为,“金典有机奶”的诞生对于乳品行业而言,将为行业走出恶性同质化竞争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将是我国乳业竞争的下一个焦点和新起点。
奶农忍痛卖奶牛
与高端奶卖出“天价”相反,在广大奶农看来,这似乎与自己无关,因为他们养牛效益下降,许多人忍痛以几千元的“跳水价”卖掉自己的奶牛。
今年56岁的刘宝是内蒙古包头市的奶农,由于饲料涨价,牛奶不涨价,饲养成本加大,养牛效益下降,他只好以不到7000元钱的价格,忍痛卖掉了一头日产奶达30公斤的奶牛。
刘宝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现在养奶牛成了奶农的一块‘心病’。这几年饲草料价格一涨再涨,过去买一车饲草160元,现在得花330元。养牛效益下降得很厉害。前两年养一头奶牛能挣三四千元,现在不挣钱甚至赔钱。”
内蒙古兴和县城关镇南官村奶农郭志贤给记者算了一笔奶牛养殖收支账。以2006年为例,他共养5头奶牛,考虑旺奶期、淡奶期和停奶期等因素,每头奶牛一年按9个月产奶期算,平均每天产20公斤牛奶,共产奶5400公斤,5头牛就是2.7万公斤牛奶。以每公斤牛奶1.76元价格计算,共计收入47520元。
再看看郭志贤养5头奶牛的成本。5头奶牛每个月消耗饲料1.5吨,一年共计18吨,目前每吨饲料价格1700元,饲料费共计30600元;5头奶牛每个月消耗干草3.3吨,一年共计39.6吨,目前每吨干草640元,饲草费共计25344元。还有,全年共计配种费200元,防疫及医药费3000元。这样,5头奶牛一年的总支出就是59144元。总收入减去总支出净赔11624元。
如此一笔奶牛养殖收支账,怎能让奶农养得起呢?由此看出,奶农以几千元的“跳水价”忍痛卖奶牛也就不奇怪了。
奶业“天平”不平
市场上的“天价奶”和奶农养牛效益形成如此大的反差,表明我国奶业“天平”的失衡,奶业效益的大头倾向了企业。
包头市奶农胡二扣反映,现在的奶业市场已被几大企业所垄断,什么都涨价,就是企业收购牛奶不涨价。不管奶农怎么呼吁,企业根本不听。而一些乳品加工企业也向记者百般诉苦,说现在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一方面面临市场激烈的竞争,一方面生产经营成本逐年增加,企业不亏损就不错了。
事实上呢?我国几家大乳品企业没有不挣钱的,他们多者每年赢利几亿元,少则也几千万元。不仅如此,一些大型乳品企业每年做广告的钱就花掉几亿元,只是一提到为农民涨点奶价,他们就有百般托词,甚至将奶价低的责任推到政府没有补贴上。而政府则是被乳品企业和奶农夹在了中间,一方面无权干涉企业经营,另一方又补贴不起奶农。
企业不提高奶价,政府又补贴不起,受到伤害的是奶农。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奶业如果照此发展下去,企业将失去奶源,进而动摇奶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如何使奶农享受市场“天价奶”的回报,保证奶的议价权,将是我国奶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07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