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生活指南

孩子班上有个“淘气包”咋办?
发布时间:2019-11-20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伍仞 通讯员宋易倩
分享到: 收藏
  曾女士的女儿今年9月份入读幼儿园,正读小班。最近她遇到了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困扰。女儿班上一个男生占占(化名)正好和他们住在同一小区,两人放学后常常一块儿玩。

  “我本来觉得有个玩得来的小伙伴挺好的,可渐渐发现这个男孩子特别‘皮’。”据曾女士描述,占占似乎特别好动,在小区里拔观赏植物的叶子、随地吐口水、驾着玩具小车专门往别的小朋友身上撞、遇到不顺很容易就和小伙伴起冲突。

  曾女士表示,不想因为占占特别“皮”就干预女儿结交朋友,也不想在女儿面前说其他小朋友的不是,可一来确实担心女儿会被占占无意中伤到,二来看到女儿也开始学习占占一些调皮捣蛋和危险的行为,她不知道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

  家长讨论

  “这种情况十有八九是父母忙得早出晚归、祖父母辈一直带着长大。但我不认为这属于老人家‘放养’,而是看管人没有尽到责任。”对于曾女士遇到的困扰,孩子在读幼儿园大班的谭女士表示,“如果是我们家孩子遇到这个情况,我就不允许孩子和行为不好的小朋友玩了。”

  单女士也赞同尽量别让自己的孩子和特别皮的孩子走得太近,“遇到这样的同学,我们只能管好自己的娃”,不过她也认为,实际操作起来确实不容易,因为小孩子不像大人那样有判断力,“同龄的孩子总是能玩在一起,哪怕觉得他不好,玩嗨了也能凑合着一起玩儿。幼儿园这个阶段,小孩子玩在一起主要看玩具和头脑,谁的玩具多,谁能想出玩耍的新点子,谁就有话语权。特别皮的孩子,往往能找到很多新奇的玩法,所以也很容易受到同龄人的欢迎”。

  同样女儿在读幼儿园小班的林女士有和曾女士类似的遭遇。“开学一个多月,班上已经有十多个孩子被同一个小朋友欺负过。”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有磕磕碰碰是难免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就相当于步入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孩子要逐步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相处,如何分享。”曾有10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荔湾区加德纳幼儿园园长范华琴说。

  不干预孩子解决问题 但要教孩子自我保护

  “对于和曾女士一样有类似遭遇的家长来说,如果孩子班上出现了特别‘皮’的孩子,建议首先是不要去歧视、孤立他,以免给自己孩子造成了错误的示范。对于当事孩子来说,被歧视、孤立不利于他的心理健康,而且可能会反过来影响他的行为,在人际交往中造成更大的问题。”广州市惠爱医院儿少科心理治疗师殷炜珍也表示。

  她建议,过分调皮的孩子容易冲动、闯祸,作为这些孩子的家长,一定要想办法教会孩子不能伤害他人这个最基本的原则。其他家长对自己孩子首先要做的是进行安全教育,即教会孩子识别和判断危险,先保证自己不要被伤害,比如尽量避免和某个孩子发生争抢、觉得危险的游戏马上停止和离开等。此外,对于低龄的孩子,家长专注地陪同是非常重要的,家长需要避免使用手机等,密切留意孩子的玩耍,以确保孩子在安全范围内。

  家长和年幼的孩子讨论同学的调皮和危险行为时,可以借机采用替代学习的方法进行教育,比如:“他做的这些事情是很可能伤害到别人的,是非常危险的,而且他做了这些事之后,爸爸妈妈、老师会去批评和惩罚他。我们知道你肯定不想被批评和被惩罚。”要注意的是,要就事论事,不要对对方小朋友全盘否定,在发现对方小朋友的优点时也可以及时和孩子指出,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明确:到底同学具体哪种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原因是不礼貌、有可能伤到自己、有可能伤到别人等。

  “如果有遇到孩子特别皮,家长也不要地扣上‘品行有问题’的帽子。”广州市惠爱医院儿少科病区主任程道猛表示,这时候说“学坏了”“品行问题”为时尚早,很多时候是由于孩子的神经发育水平还没跟上,导致特别多动、冲动。

  “皮孩子”家庭教育 爸妈多亲力亲为

  “每一件事情背后总有原因,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要‘弯下腰、蹲下来,一起陪孩子看世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去思考问题,了解事情背后的真正原因。孩子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才会更愿意去分享。还要结合孩子此前的日常在园表现、父母管教模式等来综合分析。”范华琴表示。

  她介绍,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由于语言表达比较匮乏,有的孩子可能会通过“捣腾”来向小伙伴表达“我想和你玩”或引起他人关注自己的需求。

  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日常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想通过顽皮捣蛋来获得关注。比如二孩家庭里,弟弟妹妹出生后,大孩子有一段时间突然“不乖”了,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所以遇到孩子特别‘皮’的情况,家长也要反思,在孩子成长的环境中是否获得的关心不够,自己是否忙于工作而疏忽了陪伴。可以多和孩子玩一些亲子游戏,让孩子体会到爸爸妈妈和自己的情感纽带,一方面可以增进亲子情感的交流,另外也可以消除孩子内心的不安全感。”

  殷炜珍也提到了父母亲陪伴的重要性。“现在隔代抚养的情况比较多,但对父母来说,真正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可能就是12岁以前,父母最好亲力亲为,哪怕每天固定留10到20分钟出来,陪孩子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殷炜珍特别提醒道。

  “特别皮”可能是多动症 幼升小是最佳干预期

  程道猛表示,家有“熊孩子”或者“皮孩子”的爸爸妈妈们先不用内疚,孩子的问题不一定是疏于陪伴和管教,因为有一部分孩子可能是多动症引起的。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神经发育水平都有各阶段的特点,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总体上是特别好动、闲不住的。”程道猛表示,“但是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水平应该是大致相当的。家长可以横向比较一下,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在不同的场景里和同龄孩子相比都好像特别‘皮’,而老师又频频反映情况,就要留意,有可能不是‘普通的调皮’这么简单。”

  例如,幼儿园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应该是可以安静地在课室里坐几分钟的,可能几分钟后就坐不住了,但只要老师用方法稍微提醒、引导一下,就可以再次集中精神。但有一些孩子,就是无法“被拉回来”,有很多小动作,比如戳戳旁边的孩子、扯扯其他女孩子的辫子;其他孩子都在做集体游戏,他却不会好好配合;和小伙伴们玩游戏时,一有不顺就“被点燃”。

  “多动症孩子其实并不少见,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该疾病在学龄期的患病率已经达到6.26%,这样算起来,一个随机分配的40人班级里可能就有两三个。”程道猛表示,“其实回想起来,我们自己小时候班上都总有一两个总是‘惹事’的孩子,其实就很可能是多动症。”

  专家表示,多动症的孩子往往很聪明,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一些行为是错误的,可却总是无法控制住自己。三四年级时课业难度加大,往往是多动症孩子成绩的“分水岭”,加上其他方面多受批评,可能孩子八九岁时就出现对立违抗的问题,到青春期可能就会厌学、拒学,到时候干预起来就较困难。因此幼升小阶段是最佳的干预期,以帮助孩子及早树立规则意识、进行行为管理、训练注意力。


 

责任编辑:萌萌

网友评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