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便利店迎来发展新契机。近日,北京市商务委等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19条新措施。新措施从拓展便利店发展空间、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改革经营许可等多方面推出创新举措。预计用三年左右时间,使该市连锁便利店门店数量达到6000家以上,每个社区原则上配备两个连锁便利店,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
在北京,便利店市场的“水”一直有点深。和上海、广州等便利店十分普遍的城市相比,要想在北京随时随地找到一家便利店,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日前,北京市商务委等七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19条新措施,在便利店行业投下了重磅“炸弹”。措施提出,要求居住项目规划按每千人10-20平方米预留便利店业态空间,新开店最高补助500万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对于便利店行业而言是一重大利好,希望尽快出台细则使之早日正式落地。
多品牌“混战”
近两年来,随着资本将目光转向了实体零售业,便利店就颇受青睐,并以“黑马”的姿态出现并一路逆势上涨。根据《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便利店行业增速达到23%,市场超过10万家门店,成交总额(GMV)达1900亿元,开店数量及同店销售双双增长。其中,北京的便利店市场更是十分火热。虽然北京地区人口密集、小区众多,但是以往和上海、广州等便利店行业比较发达的城市相比,北京的便利店数量要少很多。对比上海5000多家便利店,有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便利店的数量仅有1500家左右。
上述数据显示出北京的便利店市场有着庞大的发展潜力。实际上,并不是说北京人对于便利店没有需求,而是以往他们的需求多被小型社区超市、夫妻老婆店等“游击队”满足了。这些“游击队”大多不是连锁业态,也没有标准的招牌和装修,只是门店多位于小区内部,可谓最接近消费者的业态。
北京缺少的是标准化便利店。目前,北京便利店市场呈现出多个品牌“混战”的态势,并没有“一家独大”的现象出现,既有7-11、罗森、全家等老牌外资便利店品牌,也有全时、好邻居、便利蜂、物美、国安社区等本土便利店品牌。目前,门店最多的是全时便利店,有400多家,其次是国安社区、7-ELEVEN和好邻居,门店数量都超过了200家。除了传统的便利店品牌,还有一些电商也在线下开起了便利店,如京东推出的京东便利店,就专门将夫妻老婆店进行了改造升级,从而达到快速规模化开店的目的;阿里的天猫小店、苏宁的苏宁小店也加入了“战局”。
快速规模化开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对于外资便利店品牌而言。例如7-11在北京已经深耕了十几年,于2004年就开出了东直门首店,但直至现在,据其官网的店铺信息显示,也就只在北京开出了221家门店。有业内人士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过去想在北京开便利店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各种许可证的申领以及不断上涨的门店租金都是开店的障碍。虽然目前政策上已经松动了不少,但业内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支持,“毕竟光房租这一项,北京就比其他城市高不少了”,该人士表示。
高昂的开店成本促使大量资本入局,红杉资本、源码资本等多家资本已纷纷入场,很多新兴便利店得到了超高的估值,现在已经沉寂的无人零售也曾是去年的资本风口。但资本的加入也带来了一些风险,今年,邻家便利店、131便利店闭店也和资金链断裂不无关系,这都给北京的便利店市场带来了些许阴影。
不过,近日北京市商务委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19条新措施可谓给北京的便利店行业带来了新的利好。该措施提出,要求居住项目规划按每千人10-20平方米预留便利店业态空间,新开店最高补助500万元。措施中还表示,北京市将利用疏解整治腾退出的空间资源,引进连锁品牌便利店经营。社区有一些此前规划其他用途的空间,如原锅炉房、煤场、煤气站、奶站等,今后也可设置便利店等便民服务设施。根据措施,北京市将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全市连锁便利店门店数量达到6000家以上,每个社区原则上配备两个连锁便利店,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
这种“真金白银”的利好颇受业内的关注,不少便利店从业者都表示,迫切希望相关措施早日落地。但也有人表示,利好政策可能会促使北京便利店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吧”,业内人士表示。
不仅仅是便利店
北京的便利店市场虽然还不太成熟,但竞争已经十分激烈了,为了突出重围,各家便利店的“招数”也在不断更新。
最吸引顾客的亮点当属鲜食类产品,这是便利店最主要的盈利点,也是顾客最喜欢的品类。不少便利店品牌都有自己的自有鲜食品牌,甚至还有一些正在建设鲜食工厂,还出现了不少网红产品。但对于现场制售项目如现磨咖啡等,此前北京市发布的相关政策对于这类项目要求比较严格,需取得相关资质,而这种资质对于场地和设备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不少便利店很难达到标准。此次措施提出,扩大简餐类经营品种,改进机制饮品制售项目许可限制。例如像现磨咖啡、现做的冰淇淋等各种由封闭容器直接形成的饮品、食品都将对便利店放开,经营上述品类,按散装食品销售的经营项目进行许可。
此外,对于一般顾客而言,便利店只是个满足他们应急需求的地方,不会过多地关注便利店本身的品牌以及内部的构造。为了满足消费者这点即时的需求,便利店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便利蜂和物美推出了扫码购,让消费者免于排队;便利蜂还有到家配送服务和自己的共享自行车;苏宁小店还推出一些社区服务配套服务,像快递代收、家政保洁、共享设施、金融理财、休闲娱乐等都在其业务范畴内。
可以说,现在的便利店已经不仅仅是便利店,而是更多充当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一个小集合体,便利店和社区店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而这种“模糊”的界线也受到了政策的支持。据悉,此次措施中提出,支持便利店搭载出版物、音像制品、代收代缴等综合便民服务功能,以便利社区居民。
尤其是药品的销售,可以说是在此次措施中得到了重大突破。措施在“改革经营许可,创新监管模式”中提出,连锁便利店可按有关标准申请零售经营乙类处方药,申请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的可由企业总部统一配备质量管理人员。据了解,北京市食药监部门将配合此政策出台一个可供便利店出售的药品明细,主要是消费者日常用药。目前,我国将非处方药OTC中安全性更高的一些药品划为乙类,乙类非处方药除了可在药店出售以外,还可在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处销售,而甲类非处方药只能在药店出售。以后,消费者也可以在便利店买到一些日常用的药品。
而药品销售对连锁便利店放开,不仅仅是只针对北京便利店的一项利好新措,更多的是给整个行业的一个信号。有福建厦门的便利店从业者表示,“政策比补贴更棒”,相信很快全国各地都会尝试类似的政策。
实际上,药品非药店销售也并非是北京首创。早在2015年年底,福建省就出台了《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提出允许具有24小时服务能力、门店较多的连锁便利店设置便民药柜,以扩大便民消费。2017年,沈阳市政府法制办公布了《沈阳市开办药品零售企业验收实施细则》,其中指出“以连锁或特许方式经营非药品的企业可以申请经营乙类非处方药专柜”。不过,沈阳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具有独立的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办公场所和配送库房。并且,公司总部须至少配备一名专职的具有药师(含中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质量负责人,门店须至少配备1名药士(含中药士)以上技术职称或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经过药品监管部门60学时培训考试合格的营业人员。
不过,面对利好,也有业内人士比较冷静,认为在相关配套政策切实落地之前还需观望,建议不要盲目进入便利店行业,“就算有补贴并加上资本的投入,便利店的运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精耕细作的行业传统不能忽视,想赚快钱,还是别进来了。”记者 冉隆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