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淀中关村街道的30家社区活动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有趣的课程。即便居民不去社区活动站,在家动动鼠标,也能上网听课。该街道打造的全市第一家“互联网+”市民学校——“中关村学堂”,正在打破学校围墙,为市民分享包括高校课程在内的优质学习资源。
中关村街道地处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核心区。辖区汇集了以中科院所属院所、航天五院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和上百家高科技企业,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众多高校,优质科教智力资源丰富。为盘活地区资源,加强市民终身教育建设,中关村街道在原有市民文明学校的基础上,打造了全市首家“互联网+”市民学校——“中关村学堂”,借助互联网,开展社区教育。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精品课程也通过“学堂”走出校园。例如中科院的招牌课程“科学大讲堂”,还有北大的考古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模课……最近,街道正忙着张罗与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合作,推出城市史等亮点课程。
学堂不仅有实体教室——分布在街道的30个社区活动站,还有网上学堂,甚至一部手机都可以变成“随身学堂”。
“以前的市民学校课程僵化,大家都不愿意来参加。”中关村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如今可以通过大数据,对每次课程的“上座率”、报名人员年龄构成、课程需求等进行动态分析,由此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内容及开课频次。“让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更能贴近居民的真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