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生活指南

进补当心草乌剧毒:这种毒草没解药
发布时间:2016-12-16
文章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收藏
  

▲草乌资料图片。(新华社资料图片)

  新闻背景:据云南网报道,进入秋冬季节,云南部分地区群众有煮食草乌进补的习惯,但食用草乌后发生的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云南省疾控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初,2016年云南已发生食用草乌中毒事件20余起,导致4人死亡。

  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也是吃得最“千奇百怪”的地方。这就导致云南成为国内食物中毒事件,特别是有毒动植物致死事件的高发地区。其中夏秋之际的毒蘑菇中毒最为常见,而到了秋冬季节,草乌中毒则成为主流。

  剧毒草乌为何物

  草乌在我国云贵、川陕、两湖等地均有分布,是来自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有一些地方将川乌头或黄乌头的块根当做草乌,还有一味叫做“附子”的中药,也是毛茛科植物的块根,俗名也叫草乌。

  草乌属于中药材,著名的“云南白药”中也有草乌成分(附子),因此饱受质疑。

  由于是剧毒药品,国家对制售草乌制品是严加管控的,严禁私人贩卖生草乌及其制品。很多地方也出台规定,禁止私自制作、出售含草乌的食物,婚宴、农村家宴等聚餐场合也不得制作含草乌的菜肴。此外国家还明确规定,保健食品中不得添加草乌。

  草乌有剧毒。古代中医典籍就称草乌“大热,有大毒”,现代科学证明,生草乌中含有剧毒的乌头碱成分。这是一种“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只需要0.2毫克就能中毒,3~5毫克能致人于死地,毒性比砒霜还要大几十倍!

  乌头碱主要攻击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患者通常死于严重心律失常、呼吸衰竭、休克和循环衰竭。有研究者分析了连续10年的文献数据,中毒死亡率接近30%。此外乌头碱有一定肝肾毒性,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对它更为敏感。

  草乌中毒后,心脏的反应最为典型,有的病人出现“反复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心室颤动”,心电图上会呈现“电风暴”一般吓人的波动。

  也许你要问,既然草乌有剧毒,为何还能入药呢,吃药会中毒吗?实际上,中医是不用生草乌内服的,需要炮制后才行。炮制过程其实主要就是水煮,一方面可以让毒素降解一部分,另一方面也是让毒素溶解出来一部分。不过即使炮制过的草乌依然是有毒的,因此《中国药典》规定的用量仅有1.5~3克。

  有些中医开方时药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忘记嘱咐病人如何熬制,导致中毒时有发生。

  有的地方有用生草乌泡酒治疗风湿及疼痛的传统,而乌头碱又易溶于乙醇,因此特别容易中毒。说实在的,我一直搞不懂:明明有副作用小得多的药物可以用来缓解疼痛,为啥要用这种毒药?另外,误服外用的草乌药酒,只需要一小口(10毫升)就能使人中毒甚至死亡。

  云南一些地方认为草乌有祛风除湿、补肾壮阳的功效,因此入冬时节常以乌头炖肉滋补,这成为集体中毒的主要原因。比如2015年12月,云南大理宾川县一村民邀亲朋好友到家中煮食草乌炖猪脚,结果30多人先后中毒,其中6人抢救无效死亡。

  去毒、解毒都无“灵药”

  草乌太凶险,劝君莫尝试。但总有些人因为“传统习俗”迎难而上,所以这里简要解释一下草乌去毒的原理。

  乌头碱遇水、加热可以水解成毒性较小的单酯型生物碱(次乌头碱),继续水解可生成毒性更小的乌头原碱。但由于烹煮时间不够,或大块草乌未煮透心,引起的中毒事件常有发生。

  实验证明,即使煮12小时,生草乌的毒性并无明显降低。生草乌浸泡的时间一定要足够长,不能仅仅要求内部浸透。冬春季最好泡4-5天,夏秋季泡2-3天。然后用沸水煮24小时以上,能相对有效地降低草乌毒性。

  民间还有一些“窍门”,比如火不能断、水不能干、锅不能放地上等等,但并没有科学证据。没人能保证你吃了草乌不中毒,也没有任何特效的解毒药物。需要强调的是,草乌品种很多,毒性差异很大。民间以草乌炖肉、炖鸡的时间有时长达2天,但依然有中毒的情况发生,有几十年经验的老司机照样被毒死。

  草乌中毒一般在吃后30分钟至1小时发病,最快的可能10分钟人就没了。民间有说法,食客吃完草乌不能出去吹冷风,要先在屋里喝喝茶、打打牌。我觉得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万一中毒,至少还有同伴能送你去医院抢救。

  如果出现中毒症状,首先要做的就是催吐、洗胃,并立即就近送医。民间粪水解毒的说法其实就是一种催吐手段。在医院,一般会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例如阿托品、利多卡因),辅以输液利尿、心脏除颤、呼吸机、血液透析等支持手段。

  在这里要再次重申,草乌中毒很凶险,抢救无效很常见,切忌因为一时好奇或贪嘴而“以身犯险”。(特约撰稿钟凯)

责任编辑:明月

网友评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