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生活指南

互联网“互助”切莫贪便宜
发布时间:2016-12-02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收藏
  “9元加入,最高享受30万元保障”。近期,一些互联网互助平台打出了这样的宣传口号。按照这些平台的宣传,参与者平时花上几块钱,生病的时候可以得到一笔几十万元的互助金,简直比动辄保费上万元的重疾险划算多了。可是,事实真是这样吗?

  以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六病种经验发生率为参照,可以做一个粗略的测算。比如,30岁男性这六大病种发生率大约为万分之八(0.000783),51岁男性发生率大约为万分之八十(0.00796)。按此计算,30岁的男性群体每人分摊240元,才能实现患者的30万元互助金;而51岁的男性群体,每人需要分摊2400元,才能实现患者的30万元互助金。这仅是六种大病的疾病率,如果是25种或者更多的疾病,其疾病发生率会更高,分摊的钱会更多一点。再加上平台的运营管理费用,参与互助计划所需要的钱远不是其所声称的“9元加入”那么简单。

  但面对这些事实,不少互助平台却在宣传时选择性地忽略,甚至大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温情牌来吸引会员,一些人被其宣传的“低费用、高保障”诱惑,选择参与互助计划。然而,对参与者来说,很快发现所要交的钱并不是只要9元钱那么简单。加入后,会一次次地被分摊互助费用,尽管按照有些平台所说,一次扣款不超过3元钱,却并没有承诺分摊次数的上限有多少。参与者将发现要交的钱远远超出预期,甚至是个资金的无底洞,进而选择退出这个平台,那一部分患病而真正需要这些钱治病的人,互助金又从哪里落实呢?

  更进一步地说,网络互助平台能否长期存续还需打个问号。由于平台风控能力有限,对于虚构的事件恶意套现、会员制造虚假赔案等道德风险难以防范。并且由于对会员的健康信息了解有限,互助计划中缺乏相对健全的健康筛选的机制以保证同质的风险归类。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低风险群体由于性价比低有可能逐渐退出互助计划。此时,互助计划将会由于会员人数减少且剩余的有效会员普遍风险偏高,导致会员对风险事故的分摊支出明显提高,因而会员留在互助计划的意愿迅速降低,互助计划容易随之土崩瓦解。

  目前的网络互助平台,不仅没有针对相关的承诺安排社会公众可以信任的兑现机制,而且向社会不特定群体做出的承诺存在明显的技术障碍使之难以完全兑现。因此,所发布的信息和宣传口径,自然就存在严重的误导性,更谈不上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已屡次对网络“互助计划”进行了风险提示,指出其像保险但不是保险,“互助计划”与相互保险在主体资质、经营原理和法律保护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并对部分互助平台借用“相互保险”概念进行宣传和销售表示“不予支持”,提示公众注意风险。对此,广大消费者应擦亮眼睛。

责任编辑:明月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