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生活指南

3·15福利!手把手教你识别消费陷阱
发布时间:2014-03-18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分享到: 收藏

  ■ 虚假宣传

  用了好久方知上当口头忽悠难以取证

  张建宇说,虚假宣传、夸大误导是近年来消费侵权新变化。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见的虚假广告主要包括欺诈性广告、夸大性广告、含糊其辞的广告、混淆视听的广告、名人广告等,主要集中在药品、医疗、保健品、功能性产品等行业。一些“包治百病”的保健品更是瞄准老年人,让很多老年人口袋里的养老钱打了水漂。

  【案例】4000元“抑制肿瘤床垫”就是个高级“电褥子”

  赵大娘的儿媳患有子宫肌瘤。一次偶然机会,她在让胡路区一次会展里,相中了某县工艺品有限公司销售的玉石床垫。

  “说有十大功效和七大作用,有远红外,能抑制肿瘤、改善体质和防治皮肤病啥的。”当时,有四五个营业员围着宋大娘,一个劲儿地跟她介绍床垫的各种功效,并保证说不出仨月,宋大娘儿媳的子宫肌瘤肯定会减小、消失。

  宋大娘花了4000元钱,买了一个床垫回去。儿媳睡了半年,发现除了能发热外,并没有发现它起到其他的作用。这时再去找,会展早就取消了,商家自然也就找不到了。“那帮老伙伴都笑话我,4000块钱买了个‘电褥子’。”

  【破解】看到“根治”、“最高技术”等字样就要提高警惕

  “这类问题一般都是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消费者认为产品没达到效果后,才会投诉。”张建宇说,由于虚假宣传多是营业员口头介绍或将内容打在电子屏上,消费者维权时难以作为证据来举证。“就算当时发了宣传单的,等到消费者投诉时,也极少会保留当时的宣传单。”

  张建宇说,除了监管部门需要加大整治力度之外,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要擦亮眼睛,增强识别虚假广告的能力。一般来说,这些虚假广告都具有相类似的典型特征,如含“根治”、“国家级”、“最高技术”等绝对化语言;含“无毒副作用”、“服用一至几个疗程病症全无”等承诺;含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医疗机构为产品的功效作证明和肯定;含治愈率、有效率以及获奖等内容;含患者来信、感谢信等为产品的功效作证明等内容;以及保健食品广告中,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例如可以治疗糖尿病、肿瘤等内容。看到这些内容,就很可能是虚假宣传,消费者就要提高警惕了。

责任编辑:陈略

网友评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