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牛头卖鸭肉”
随着网购的兴起,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线上购买食品,“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性也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其中,线上食品真实性问题最为突出。
11月8日,通过某短视频平台购买了一款风干牛肉的张女士向记者说:“收到货后,感觉分量太少,250克的产品中,干燥剂重量大概就有50克,个别小包装牛肉干味道还不一样。”随后,记者查看了上述产品的评价,不少消费者提出和张女士一样的观点。“感觉不是牛肉”“吃着像鸭肉”“味道和想象中不一样”……在评价中,对产品真实性提出疑问的消费者占据多数,甚至有消费者在评价中写到“挂牛头卖鸭肉”“是不是牛肉只有商家知道”。
相比于短视频平台上还能看到的产品介绍视频,在某购物平台上的店铺却已无踪影。张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其历史订单里两家售卖内蒙古风干牛肉的链接,查看商品均显示“商品过期不存在”“店铺不存在或者店铺已关闭”。
据介绍,这两家店铺都是同一客服,客服曾表示上家店铺因经营问题关闭,重新开了一家。“收到货不到一个月,产品就下架了,再过一段时间,店铺又关闭了,如果不是添加了客服的微信,根本不知道店铺‘重新开张’。这一番操作,让人根本无法信任商家和产品。”张女士说。
此外,记者在一些产品评价中还注意到,有消费提出对店家邮寄地址的质疑。某内蒙古风干牛肉的发货地显示为呼和浩特市,但有消费者表示快递寄件地址却是四川省。
溯源系统不可少
尽管消费者对商家产品产生了各种疑惑,但对于产品是否真正存在质量问题,很少会有人将产品拿到相关检验机构检测。食品真实性问题往往停留在大家的评价中。
“肉类食品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真实性问题,是食品掺假的重灾区。2020年调研数据显示,北京市场肉串总体掺假比例为21%,其中羊肉串掺假比例为28%,牛肉串参加比例为14%。国外肉类掺假情况也比较普遍,2013年的‘欧洲马肉风波’轰动全球。”
在11月1日召开的2020年食品真实性技术与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李家鹏教授介绍说,“肉类掺假形式多样、手段隐蔽。有整体的假冒掺假,用低价格的猪肉、鸡肉、鸭肉代替牛肉、羊肉。有品种掺假,比如苏尼特羊、滩羊和牛、黑猪等地方特色品种肉被普通品种肉掺假。
还有按比例掺假、原产地造假、注胶注水、保藏期造假等。对于这些掺假形式,各式各样的技术也被研发出来,主要分为五类:针对蛋白结构、多肽序列、核酸(序列或指纹)、光谱、其他特征标记。”
市场上产品掺假形式多样,有时防不胜防。李家鹏建议,相关部门完善标准体系、优化标准制修订流程,将肉制品及食品真实性检验纳入常规检测与风险监控计划,并建立企业、平台的信用评分体系,建立国家层面上的公益性的肉类产品品种和产地特征数据库和溯源系统。
肉类食品掺假仅仅只是众多掺假食品中的一个分类,食品的真实性包含的范围又不仅是掺假。虚假宣传、标示虚假产地与生产厂名、用廉价原料生产产品等,都属于食品的“真实性”问题。
构建食品行业“新天眼”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论坛上介绍,中国消费者并不习惯食品的“真实性”这一名词,大家习惯的叫法是“参假”“假冒伪劣”,而在国际上长期运用的名词叫做食品的欺诈。食品的真实性从监管的角度作为食品安全的一部分,中国是走在前面的。在国际上还没有完全认同食品真实性就是食品安全的一部分的时候,中国一开始就纳入了食品安全的监管。真实性问题不像其他添加剂、农药残留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它需要另外一套技术和监管措施,第三方认证有责任确保食品确实是真实的。
此次论坛中首次面向全球发布了“食品真实品质认证(FA认证)”,以“成长性数据+主动性检测+透明性平台”构建中国食品行业“新天眼”,目的就是为消费者甄选优质食品,架起消费者和商家之前的“信任桥梁”。
“质量认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制度,其本质属性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向消费者、企业、政府部门、社会各方传递信任。
目前,相对于认证的需求而言,中高端供给不足,新技术新产业认证领域服务是短板,从业机构仍然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对认证的获得感,还有待提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二级巡视员何小群认为,食品真实性认证是非常好的探索,认证机构要开发新的认证制度,首先要广泛征求意见,不仅符合认证的相关要求,更要遵循行业主管部门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要关注认证的宣传,提升消费者与认证产品的认知度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