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了一年的小程序终于推出。尽管在2016年12月28日的微信公开课,“微信之父”张小龙用了长达90分钟的时间解释小程序究竟是什么,但即使这样,在体验了小程序之后,市场仍有不少疑问,这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和体验摸索才能获得答案。
一、微信怎么控制上线小程序?
未来,小程序可能会越来越多。但是,什么样的小程序可以上线,什么样的小程序不能上线,微信作为审核方,具有控制速度的权力。这有点像证监会审批新股IPO一样。微信官方是否放任自流,这是个问号。
二、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为什么名字不一样?
按微信规定,小程序不可以与公众号重名,所以我们看到各种“稀奇古怪”的名字,比如大众点评小程序是“大众点评+”,滴滴出行小程序叫“滴滴出行Didi”……
这可能造成一个结果:比如搜索“拼多多”,仅出现官方公众号,误以为没有小程序。其实,它的小程序名字叫“拼多多官方”,要进入这个小程序,需要知道确切的名字。
对用户而言,搜索起来仍有一定的不方便性,甚至有种错乱感。
三、有小程序后,微信“钱包”里一些第三方应用是不是多余了?
在微信的体系内,有一些第三方应用享受“特殊待遇”,也就是那些躺在微信“钱包”里的第三方应用:滴滴出行、火车票机票(同城旅游提供)、酒店(艺龙旅行网)、美团外卖、58到家等等。
这是在独立APP之外、微信提供的流量入口,基本都是腾讯入股的公司。
对于一个用户而言,这些叫车、订外卖、购物、订车票等服务,可以通过APP、可以通过微信“钱包”,可以通过小程序,有的还可以通过服务号……甚至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我该用什么啊?
四、安卓版微信可把小程序推到桌面,APP还有必要安装么?
对于安卓用户而言,可以把小程序推送到手机的桌面上,这有点像PC时代的生成快捷方式。
在一个用户的安卓手机桌面上,同时有一个APP和一个小程序,体验下来,这个用户的反应会怎样?
一定会只留下一个!对用户而言,谁体验好,就用谁。而对不少创业公司而言是个问题。
五、小程序可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创业公司的估值?
2016年二季度的一份数据显示,在中国100部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中,有超过85部是安卓手机。
大量的创业公司在融资估值时,有几个数据是重要参考指标:APP下载量、日活跃用户、月活跃用户、使用时长、用户付费占比……其中下载量和使用频次是必须的。
而小程序出来之后,对于开发者和投资人而言,“小程序的调用频次”、“小程序的付费情况”可能会变成重要的数据指标。
另外,那些靠预装软件“发财致富”的公司,还有各种应用商店,比如腾讯的应用宝,其价值恐怕也要发生变化。预装软件的公司,是不是要转型线下二维码的地推公司,或者说有的APP要进入用户手机,可能需要烧更多钱?这也是个问题。
六、超级APP都没有推出小程序,是都在想对付的招数么?
当大量的流量流向微信时,阿里巴巴系、蚂蚁金服系、百度系怎么办?在微信公众号的时代,这些巨头公司都有自己的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出来后,巨头体系下的APP 如何应对。记者搜索了一下,蚂蚁金服下的“饿了么”只有微信公众号,没有小程序;“百度糯米”也只是公众号,没有小程序……都不在第一批里。
当大家在进行线上线下场景连接、都在对零售行业进行改革的时候,小程序的发展对行业格局恐怕都是一个变量,百度、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等巨头而言如何应对,这也是接下来要看的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