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粉丝出现在演唱会、粉丝见面会等现场。
22岁的马悠喜欢一个国外的男子偶像团体已经有10年了。
10年间,她为偶像成立应援站、为活动提供应援物、购买周边产品、出国听演唱会……马悠坦言,自己每年用在追星上面的花费大概在1.5万元左右。这笔钱一部分来自父母的资助,一部分是自己平时“开源节流”攒下来的。
与马悠的状况不同,四川一所高校的大二学生陈星则表示,“把‘爱豆’的微博设为特别关注就是我能做的全部。”“爱豆”由英文单词“idol(偶像)”音译而来,是时下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昵称。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在全国1211位大学生中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4%的受访者会掏钱支持自己的偶像;在追星的花销上,59%的受访者表示年均花销为零,500元以下的占32%。
与流行文化相结合,“爱豆”多元化
上海一所高校的大二学生陈莎把女排运动员魏秋月视为头号“爱豆”。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再次夺取金牌,这位从高中就开始接触排球的女生泪流满面。她喜欢赛场上的女排团队,更被魏秋月的传球技术和承受能力所折服。在她印象中,那个高举7号牌子的背影,有过太多伤病的困扰,也给人数不尽的感动和鼓舞。
“关注女排不用花很多钱。”她说。陈莎去现场看过两次比赛,平时上网关注比赛的直播,不久前买了一本印有中国女排团队照片的2017年台历。接下来女排运动员们会出书,她也打算购买。“从她们身上,学到的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
大三的陈艾从5年前开始喜欢乐队五月天。在她的寝室书柜上摆满了五月天的公仔,墙上贴满主唱的海报,5张专辑整整齐齐地码在雅思考题旁。“双11”几个朋友一块帮忙抢的羽绒服已经陪伴着她度过天津干冷的冬天,那是乐队主唱创办的一个服装品牌。
陈艾把参与某次演唱会的应援看作自己唯一一次的“疯狂”之举。粉丝群中的“大V”负责组织,在微信群或QQ群里进行筹备分工,同时进行线下协作。演唱会倒计时3天时,一张“小贴士”图片在粉丝圈里流传起来:粉丝需购买五月天互动变色荧光棒,在演唱《知足》这首歌时打开手电筒;在唱《如果我们不曾相遇》时,举起“相遇”应援手幅。陈艾负责设计长35厘米、宽15厘米的蓝色应援手幅。当天,她还作为志愿者参与手幅的发放。“在人群中跑来跑去时,真的感觉自己在为这场演唱会做事情。这和在看台单纯当个观众的感觉完全不同。”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者喜欢的明星中,歌手或演员占61%,运动员占8%,其中,来自大陆地区的占57%,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占10%。同时,35%的受访者表示在微博上进行关注,时刻关注明星状态的占36%,有10%的受访者加入粉丝团、应援站等;11%的受访者表示会掏钱买周边产品,6%的受访者参加粉丝自发组织的线上或线下活动。
武汉一所高校的周晓露笑称自己是TFBOYS的“阿姨粉”。她坦承自己两年前还是“跟风嘲讽的那群人”。她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成为他们的粉丝,“王俊凯翻唱的那首《继续-给十五岁的自己》也许是原因之一。”
她也会和其他粉丝一样带话题刷微博,期望“三小只”上热搜,也在3个少年的成长中汲收正能量。周晓露一方面企盼“三小只”快快长大,一方面又希望他们能享受自己还算单纯的世界。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传媒学院院长魏鹏举认为,大学校园里的“粉丝经济”依托于影视、音乐、体育等流行文化,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有很大关系,同时,传统的文化工业通过“+互联网”的发展方式,增强了粉丝黏性。“其实,明星只是一个象征符号,之所以会有意义,是因为他们可以引发群体性的认同。”魏鹏举认为,媒介环境虽然有变化,但追星现象的核心仍是群体性的认同和社交需要。
在南开大学心理学教授袁辛看来,追星也是自身与其他人联系的一种方式,通常追星是因为偶像的行为形象、言行等是与粉丝相同或者为粉丝所向往,而追星本身追的是他人的形象、品质等所呈现出来的特质。“如果我们身边的熟人中也有一个这样的人,我们也可能会追星,也有可能会炫耀,在这个过程中就是我们对于他所呈现出来的品质的一个肯定。”袁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