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今创生产的中国第一辆巴铁曾引发舆论关注,如今已成“景点”
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启动招股程序;就在昨天上午,有人以“股民的名义”实名举报今创集团带病闯关IPO。北京青年报记者致电今创集团,投资部负责人回应,证监会已经有相应结论;举报内容没有事实依据。
生产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的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今创集团)已经启动IPO招股程序,但这家公司也不得不面对举报。昨天上午,举报人谢家勇再次公开实名举报今创集团涉嫌行贿和财务造假,以“股民的名义”在北京威斯汀酒店夏二厅召开《实名举报今创集团带病闯关IPO媒体招待会》。
回应
今创集团昨天被实名举报
谢家勇在发布会现场表示,他是一个国内普通金融投资者,从事金融投资20年,社会职位是一个小包工头,此前没有举报过其他公司,与今创集团没有任何经济往来,实名举报只是一腔热血。此次举报内容更多集中在今创集团实际控制人之一戈建鸣(今创集团大股东俞金坤之子)。谢家勇表示:戈建鸣为数年前铁道部贪腐窝案中的重要嫌疑人与核心参与者。
昨天下午,北青报记者致电今创集团投资部,其负责人回应道,举报内容没有事实依据;证监会之前已经有相应结论。今创集团发表声明称,谢家勇兄弟的举报结论毫无事实依据,相关事实的认定早已有生效法律文书的定论。同时表示,今创集团是一家负责任的公司,非常愿意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追访
大股东曾经被曝行贿800万
谢家勇的举报内容围绕着实控人之一的戈建鸣,据招股书介绍,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俞金坤和戈建鸣,两人为父子关系。俞金坤直接与间接控股比例为43.67%。戈建鸣直接持有公司32.59%的股权。本次发行前,俞金坤先生和戈建鸣先生合计控制公司76.26%的股权。
根据公开的张曙光一案刑事判决书,2005年-2008年,戈建鸣曾向时任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的张曙光行贿800万元人民币,以换取张曙光在招投标过程中的支持与关照。
举报人认为,这件事是今创集团上市过程中最大的硬伤。今创集团招股书中,对上述行贿事实已进行了披露,曾任总裁的戈建鸣没有继续担任公司总裁、总经理等职务,也没有出现在公司高管名单中。
举报方认为作为今创集团大股东的儿子,“怎么可能淡出核心层”?举报人所咨询的北京天畅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健认为:如果发行人存在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的,发行人不能上市发行股票。
另据了解,早在4月初,举报人谢家勇已经向证监会进行实名举报。值得注意的是,4月10日,高铁行业另一家上市公司神州高铁原实际控制人文炳荣,此前针对今创集团曾卷入张曙光受贿案的有关情况向有关部门和媒体进行了举报。
今创集团还对外界表示,今创集团在张曙光受贿案中不涉嫌单位行贿罪,保荐机构和律师访谈了负责张曙光案件的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反贪局侦查处办案人员,确认检察院没有对戈建鸣进行立案,也并未有对其予以调查或立案的计划。
查证
举报人与新誉集团有经济纠纷
昨天,今创集团就被实名举报一事表示,此次举报均经证监会发行主管部门重点审核,且在发审会上作为重点问题予以询问。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4月10日,主板发审委发布审核结果公告, 针对今创集团提出四个问题,其中之一是:招股说明书披露,实际控制人之一戈建鸣先生曾涉及原铁道部相关人员案件,请发行人代表进一步说明该案件是否会对发行人业务造成后续不利影响,请保荐代表人发表核查意见等内容。
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明确谢家勇等人为神州高铁原实控人文炳荣的站台人。举报原因可能与新誉集团(新誉集团第二大股东为今创集团控股大股东俞金坤女婿)之间存在经济纠纷有关。另据披露,神州高铁,是同为以高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提供运营维护的核心供应商,机车和车辆占神州高铁收入的60%-70%。
2016年10月,新誉集团与文炳荣等三人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协议约定文氏三人合计持有的神州高铁3亿多股无限售流通股股票转让给新誉集团,转让总价款31.36亿元,2016年10月,神州高铁公告将文炳荣等所持相应神州高铁股票转让给另一公司,并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两个月后,新誉集团起诉文炳荣方,并申请诉前财产保护,随后,深圳中院依法冻结了文炳荣等三人所持有神州高铁股份。媒体援引今创集团的说法,文炳荣在一股二卖应支付新誉集团3亿元左右违约金的时候,举报新誉集团的关联公司今创集团,施压或破坏今创集团上市,达到不支付违约金或个人泄愤的目的。
目前仍有很多信息称文炳荣为神州高铁实控人。北青报记者致电神州高铁,对方明确表示文炳荣已经不是公司实控人了。其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去年10月份(根据相关公告),文炳荣已不再是公司实控人了,目前是公司的小股东,持股不到5%,具体持股比例不便对外透露;其举报行为与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前因后果我们都不了解”。(文/记者 刘慎良)
新闻内存
今创集团于2003年3月26日成立,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2011年8月16日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78亿元。集团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主要产品包括车辆内装产品和设备产品。2014年至2015年的动车组内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在30%以上。曾生产中国第一辆巴铁,去年一度引发舆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