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曝光台

网络诈骗受害群体新画像:受害者90后占小一半
发布时间:2017-03-10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收藏
  新消费大多与网络紧密相连,网络消费方便快捷,然而消费者权益受损也易如反掌,瞬间财物两空。360猎网平台最新发布的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显示,猎网平台一年收到的全国用户提交的网络诈骗举报超过2万例,总金额1.95亿元,人均损失9471元。

  网络诈骗受害者年轻人多

  从被骗网民的年龄上看,90后的网络诈骗受害者占所有受害者总数的 42.3%,其次是80后占比为36.1%,70 后占比为10.4%,60后占比为3.7%,其他年龄段仅占4.5%。

  而从具体年龄上来看,18岁至29岁的人群是网络诈骗受害者最为集中的年龄段,占所有网络诈骗受害者的64.9%。而且从 19岁到29岁之间,不同年龄的网络诈骗受害者数量大体相等,分布比较平均。

  从用户举报数量来看,虚假兼职依然是举报数量最多的诈骗类型,占比 22.1%;其次是网游交易(占比13.3%)、虚假购物(占比12.8%)。

  理财类诈骗金额最高

  从涉案总金额来看,金融理财类诈骗最高达7411.4万元,占比为37.9%;其次是赌博博彩涉案总金额3067.4万元,占比为15.7%,虚假兼职涉案总金额为 2163.8万元,占比为11.1%。

  从人均损失来看,金融理财(37356 元)类诈骗也是最高的;而赌博博彩(26719元)诈骗仅次于金融理财诈骗,排名第二。从用户举报数量来看,11559人是主动给不法分子转账的,占比56%。

  从举报用户的性别差异来看,男性受害者占73.6%,女性占26.4%,男性受害者占比大大高于女性。但从人均损失来看,男性为9526元,女性为9864元。

  女性被骗损失较大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网民男女比例为53比47,可见在网络生活中,女性的上当几率其实要比男性低得多,可女性一旦相信了骗子,往往会比男性付出更大的代价。

  从受害者人均经济损失来看:2016年,男性受害者人均损失为9526元,较2015年的4807元增长了98.2%;而女性受害者人均损失为9864元,较2015年的5729元增长72.2%。

  记者 孟环

  网络诈骗呈现八大特点

  综合猎网平台接到的网络诈骗举报线索,最新的网络诈骗主要呈现八个明显的特点。

  手机卡成为新盗窃目标

  在当下流行的安全验证体系中,盗刷网银的关键是要盗取支付短信验证码。而以往盗取验证码的主要方式无非是木马病毒、钓鱼网站或诈骗电话这三种基本手段。但2016年以来,先后出现了多起以用户手机SIM卡或USIM卡为盗窃目标的网络诈骗案。有的犯罪分子利用运营商的补换卡业务,用自己手中的卡替换受害者手中的卡;而更有大胆的犯罪分子竟然试图直接从受害者的手机上偷窃手机卡。

  犯罪分子一旦盗得用户的手机卡,就几乎可以很容易地突破所有以短信验证码为安全措施的,并且有可能连续盗刷受害者的多个网银账户或第三方支付账户;而此类诈骗的受害者则处于完全的信息孤岛,手机无法正常接收短信,因此也就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网银正在被盗刷。

  微云分享链接

  跳转到钓鱼网站

  2016年以来猎网平台的投诉案件中,虚假兼职类型的占比也开始逐渐升高。尤其在去年5月底,虚假兼职诈骗举报开始大量迸发。同时,虚假兼职的诈骗手法也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出现了大量利用短网址、微云分享链接来迷惑受害者,并最终通过网址跳转,将受害者引诱到钓鱼网站上进行虚假兼职的新的诈骗手法。由于短网址和微云分享链接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合法网站的链接,所以普通网民很难识破。

  招聘网站招聘诈骗

  去年起,不少虚假招聘信息也开始公然在58同城、赶集网、智联招聘、猎聘网等知名招聘网站进行公开招聘,使虚假招聘信息更加具有迷惑性。还有一些骗子利用YY、IS等语音平台收取兼职会员费、兼职保证金等各种借口向兼职人员进行收费,这种利用语音平台收取费用的兼职诈骗行为在今年也开始大量出现。

  真假难分的钓鱼网站

  钓鱼网站通常指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仿冒真实网站的URL地址以及页面内容,或利用真实网站服务器程序上的漏洞在站点的某些网页中插入危险的HTML代码,以此来骗取用户银行或信用卡账号、密码等私人资料。尤其是专门为手机端设计的钓鱼网站,由于手机屏幕限制,使网民更不会注意网址等信息,迷惑性更强。

  实施精准诈骗

  精准诈骗,意味着一旦信息泄露之后,更容易被“瞄准打击”。以徐玉玉为例,刚到教育局办理了助学金申请,两天后就收到了“发放助学金”的诈骗电话。这样的“巧合”,实在让人有些匪夷所思。骗子会通过不法渠道获得个人真实准确信息,对个人进行“量身定做”,诈骗团伙的剧本都是花了很高的价格,请那些在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人士编的,有的剧本价值十几万,这种骗术越来越难被当事者识破。

  同时,从公安机关破获的多起网络诈骗犯罪团伙案来看,犯罪团伙的规模和专业度甚至可以与某些中小企业相提并论。而从用户举报的信息来看,骗子们的骗术也到了几乎“无懈可击”的程度。

  利用新业务实施诈骗

  骗子们在“研发”新型骗术时,往往会深入研究现有的通信网络特点及各种网络服务,并能够不断地对现有系统进行深入的漏洞挖掘,并利用那些普通用户不熟悉的手段来迷惑受害者,进而实施诈骗。

  软件同步是假

  信息窃取是真

  骗子们在窃取信息的时候,不需要使用钓鱼网站和木马软件,只要骗取受害者信任后,让其下载云盘、同步软件等产品,登录上骗子指定的账户进行文件上传、同步,就可以轻松得到信息。这一盗取信息的方式,尤其是对不常用网络产品的用户具有效力。下载使用的都是正规的网络产品或服务,但信息却被白白提供给了骗子。

  利用社交网络假消费

  现在社交网络发达,很多网友通过朋友圈、QQ等社交产品销售商品,但其中也不乏很多骗子。尤其是针对电子产品,如苹果手机、平板电脑等,骗子不仅会晒出大量产品实物图片,且把自己描述成为有渠道拿货的代理商,用低廉的价格骗取受害者信息,如一部市场上5000元至6000元的苹果手机,他们可以销售1000多元,很多网民、特别是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群体,经不住诱惑,往往会相信其话语,通过直接转账的方式进行购买,而一旦钱打入骗子口袋,骗子就把受害者拉黑。

  还有更多的骗子通过网上销售虚拟货币(如Q币、话费等),通过夸张的描述,如100元可以充值1000Q币,骗取网游小额财富,同样是被骗者支付后,对其进行拉黑。

  而且,因为这类骗术金额小,很多受害者只会当做一次不愉快的网购教训,大多数并不报案,也让很多骗子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诈骗。虽然每笔金额小,但受骗人数多。

  360防诈骗专家提示,不要购买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对于社交网络上发布的商品,购买要格外小心,由于不是购物平台,往往钱会直接转到骗子账户,一旦转账付款,很难找回。

 

责任编辑:美杉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