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在于影评背后牵涉商业利益
评分机制既有合理性也存在缺陷
怎么理解近两年来中国网络影评所激发出的各种现象?尤其是进入微博、微信时代以来的各种喧嚣?最近《长城》与《摆渡人》等电影在豆瓣上评分极低等现象引发了业界和学界的各种讨论,我个人的态度也并非黑白分明,因为这里牵扯到关于作为艺术的电影与作为产业的电影之间的剧烈的撕扯,更牵扯到中国电影所连带的民族情感,还直接牵扯到网络影评的来源、历史与传统,及当下新变,不理解这些就不会真正明白问题所在。
这个泥沙俱下的暴力与口水齐飞的时代,其实也是中国电影评论的黄金时代。我把当代网络影评分为两类,一类是从90年代中后期论坛时代开始的影迷影评文化,主体是具有较高的电影知识、大量观影经验、专业或半专业电影评论者,他们往往拥有稳定的影评平台,持续发布观影评论,在网络上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影响力。这批人进入微信后,一些成了公众号的主要操作者。而另一类则是随着国产大片兴起而来发帖、回帖的网友,并且多为观后感或情绪发泄类型的文字,具有非稳定性和流动性。
这个分类和猫眼电影所分的“专业评分”和“用户评分”是基本一致的。网络影评必须同时看到这两者,这样才不会以一个笼统的判断,来平均衡量差异巨大的不同对象。但问题恰恰出在猫眼电影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电影评分平台,它主要承担的功能是购票。当一个评价系统不是作为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存在,就必然牵涉商业利益。猫眼的问题就在于,不管是平台自身还是片方,操纵“专业评分”更容易(因为评分人基数小),无论背后是否真有交易,这样的机制设计引来争议也是正常。
事实上,正是网络影评形成了二十年来的当代中国影迷文化,“批评自由”显然已经是知识界评论文艺作品的共识。我们当下所处的电影文化环境是来之不易的,其中大量来自民间力量,来自不断更新换代的网络影评人们的贡献。
但同时,专业的批评和赞许也是电影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之一,所以《中国电影报道》的文章所提出的忧虑——即担心电影评分机制沦为红包影评人吹捧或者恶意中伤影片的工具,也不无道理。
可怕的是有些影评人对媒介和资本的应从
打分平台应改进技术遏制“刷分”
具体说到被诟病的豆瓣评分,豆瓣的用户大多认为豆瓣是当下国内较公正的电影评分系统。也有文章批评豆瓣评分机制有各种猫腻,如水军、恶意刷低分、片方宣发竞争的工具等。其实,业界的朋友都心知肚明,哪部电影不刷分?不仅自己找水军,给同档期电影恶评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但诸如此类的行业乱象不应该仅仅由平台甚至影评人背锅,宣传公司、片方、水军可能都参与其中。豆瓣这样影响力巨大的平台希望在作品评分上力求客观,能做的也许只有通过技术的改进,去尽量遏制这些受利益驱使的恶意刷分。
所以,今天我们除了讽刺“恶意差评”之外(因为《中国电影报道》的文章中提到的几部“被恶意差评”的电影,在多数业界学界专业人士看来,水平的确欠缺),也可以看到评分机制的弊端暴露出来,借此机会来研究和建设更合理、更客观的评分机制,对中国电影来说是大好事。但就现有状况来说,当评分人数达到比较大的基数,豆瓣分数是客观的,是可以较准确地反映一般电影的质量的。
除了豆瓣和猫眼,还有一些更加专业化、小众化的评分系统如“影向标”等,其评分更加严苛。即便痛惜一些恶意影评伤害了国产电影,也不该扭头在以娱乐为导向的受众那里找支持,否则回过头来面对一些质量堪忧而评分高高的影片该怎么办呢?
在我看来,真正可怕的不是话语暴力,而是影评人对媒介和资本的应从。从网络影评随国产大片一同进入研究者视线开始,话语暴力一直是个核心问题,这里不只是电影评论的问题,同时更涉及到当代网络文化、大众媒介素养等问题,网络民主与暴力的双重性在影评这里都有体现。尤其涉及到国产大导的作品,一种“对抗性表演”就格外突出。
以往,人们大多强调影评要独立于片方、独立于官方,但现在另一重更隐性的依附越来越凸显,即对媒介资本的依附。如果话语被媒介资本绑架,服务于媒体运营、注意力经济、流量变现等,则根本有违于电影批评的独立性准则,变成了一篇娱乐文章。这里唯一真正存在的问题是独立影评的问题,没有其他。
□埃米(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