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售进口巴氏奶 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近年随着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及工艺、冷链技术的提升,原本受制于远距离运输的进口巴氏奶加大了对华出口量。
位列淘宝网“进口巴氏奶”搜索排名第一的韩国延世牧场牛奶实为调制乳;部分巴氏奶中混入了国标禁止添加的复原乳;保质期“超长”的巴氏奶很可能采用了高温灭菌工艺;多批次进口巴氏奶因质量问题登上“黑榜”;一些进口巴氏奶的营养价值甚至低于我国国标……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目前我国一、二线城市巴氏奶市场增速较快,相比进口巴氏奶,外资巴氏奶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更值得乳业关注。而消费者选购巴氏奶时应尽量坚持“就鲜、就近”原则。
伪装1
冷藏“扮鲜”以巴氏奶销售 实为调制乳
根据国标《巴氏杀菌乳》(GB19645-2010)的定义,巴氏杀菌乳仅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等工序制得。产品包装需要用汉字标注“鲜牛(羊)奶”或“鲜(羊)牛乳”。与超高温灭菌乳无需冷藏、长达几个月的保质期相比,巴氏杀菌乳通常要在0℃-6℃下冷藏,保质期往往只有几天时间。
新京报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搜索“进口巴氏奶”发现,新南威尔士、a2、乔西牧场、SADA等澳大利亚品牌占据主流位置,兰维乐、KOHA等新西兰品牌数量次之。经国家认监委官网查询,这些品牌生产企业均取得了在华注册资质,且产品外包装上明确标注了“巴氏杀菌”字样。
然而,位居淘宝网“进口巴氏奶”搜索排名第一的韩国延世牧场牛奶却“身份不明”。尽管该产品外包装提示保质期为15天、2℃-6℃冷藏,但其产品类型却为“调制乳”,配料表显示其在生牛乳基础上添加了维生素D,但并没有任何“巴氏杀菌”、“鲜奶”字样,不符合我国国标对巴氏杀菌乳的定义。
不过在线上,许多商家均在延世牧场牛奶的搜索关键词中打上了“巴氏”、“新鲜”、“鲜奶”等字样。在线下,延世牧场牛奶也均陈列在冷柜里出售。
类似产品还有南阳牧场牛奶、圃多美济州乐活牛奶、寿尔草原牛奶等韩国“调制乳”,一些产品甚至有“鲜奶”的暗示。如南阳牛奶在包装上宣称“保持牛奶的新鲜度”,济州乐活牛奶宣称“牛奶口感清新、新鲜”。当问及这些是否为巴氏奶时,几家商超人员回答并不统一,受访消费者均表示无法判断。
认监委官网信息显示,目前韩国在华注册且具有巴氏奶生产资质的企业仅有4家,延世在其中,但南阳、圃多美济州乐活、寿尔等韩国品牌企业并未获得巴氏奶资质。
伪装2
违规添加复原乳变“假巴氏”
与伪装在冷柜里的“调制乳”不同,一些进口超高温(UHT)灭菌乳甚至复原乳也会蒙混在“巴氏奶”包装中出售给消费者。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此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许多进口巴氏奶都是假巴氏奶,实际上是超高温灭菌奶。在进口通关时,这些高温灭菌奶不会贴“巴氏奶”标签,但入境后,一些产品就会被“打扮”成巴氏奶销售,在线上渠道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而复原乳又称还原奶,是指把牛奶干燥成乳粉后,再添加一定的水或牛奶制成的乳液。国务院早在2005年就明确要求巴氏杀菌乳中不允许添加复原乳,但事实上一些进口品牌会将复原乳隐藏在假巴氏奶中销售。
据微信公号“红盾论坛”流出的一份液态乳中复原乳的检测数据,2015年检测的90批次巴氏杀菌乳中,有16.7%超标。
此外,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副主任李松励及其团队曾在2013-2015年对我国15个省份的生鲜乳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发现在4批次标称巴氏杀菌奶的进口品牌中,1批次为非巴氏杀菌奶但使用了巴氏杀菌乳的外包装,而另1个批次则被检出添加了复原乳,违反我国巴氏奶中不得添加复原乳的规定。
由于巴氏杀菌乳、超高温灭菌乳在生产过程中糠氨酸和乳果糖变化的规律显著不同,可以据此准确鉴定复原乳。李松励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其团队近期对进口巴氏奶再次进行了检测,“依然发现了问题”,相关结果届时将对外公布。
伪装3
让人眼花缭乱的“预巴”“超巴”工艺打擦边球
巴氏杀菌是一种用较低温度在短时间内对食物进行杀毒的方法,可较大程度不损害食物品质。与国产巴氏奶2-8天的保质期相比,进口巴氏奶保质期普遍长达15-22天,澳大利亚保利(Pauls)巴氏杀菌全脂鲜牛奶保质期甚至长达40天。
对此,一位乳企技术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进口巴氏奶漂洋过海到中国市场需要更久的保质期。通过检测糠氨酸等指标,可以推断这类巴氏奶通常应用100℃以上的热加工处理,才能把保质期延长至15-40天。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天天果园出售的澳大利亚进口兰特(lactel)鲜牛奶宣传页面显示其工艺为“121℃、25秒巴氏瞬时杀菌”。京东入驻商家销售的澳洲布朗(Brownes)脱脂牛奶则宣称采用“超过正常巴氏灭菌”的ESL工艺,即加热到指定温度保持2秒后瞬间冷却。此外,日本明治、朝日等“高温灭菌乳”也要求低温冷藏。另一些乳品还打出了“巴氏杀菌热处理”等工艺,让消费者眼花缭乱。
学术资料显示,对“超过正常巴氏灭菌”的ESL工艺,国际上分为英式和美式两种。英式ESL工艺是将牛奶加热到90℃保持5秒钟瞬时降温,保质期通常为14-30天;美式ESL工艺瞬时加热温度则可达到138℃,保持2秒,保质期可延长至45-60天。
明治乳业解释称,其产品虽为高温灭菌乳,但采用的是130℃、2秒瞬时灭菌技术,由于非完全无菌灌装,因此需要冷藏保存,“过去也叫超巴技术”。
乳业专家宋亮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能对乳品保鲜并延长保质期的工艺有三种:一种是ESL膜技术;二是高压瞬间杀菌(UP)技术;三是高温瞬间灭菌技术。由于国家标准对这几种工艺无明确定义,因此采用高温工艺的就定义为“高温杀菌”。
上述乳企技术人员说,高温瞬时灭菌工艺通常将牛奶加热到130℃以上,可大幅度延长保质期,与巴氏奶72℃-85℃的灭菌工艺完全不同,产品中的活性营养物质也有所不同,因此只能称之为“伪巴氏”。
而“预巴”技术通常先对乳品进行一次巴氏杀菌处理,再对其进行高温灭菌。在宋亮看来,这种工艺也属于“伪巴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