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笔“熙春洞”石匾额回归圆明园
昨天,圆明园流散文物捐赠仪式在民盟中央机关举行,民盟中央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正式签署文物捐赠协议,圆明园两件流散文物乾隆御笔“熙春洞”石匾额和嘉庆御笔“称松岩”诗石刻从民盟中央翠园启程“回家”。
圆明园文物考古科科长陈辉介绍,乾隆御笔“熙春洞”石匾额曾安放在泽兰堂翠交轩前的石室洞门上,泽兰堂位于长春园西洋楼远瀛观、大水法南的山坡上,清帝在这里可居高观览西洋楼景观。嘉庆御笔“称松岩”诗石刻曾安放在如园,如园是长春园中一处江南园林风格的园中园,乾隆三十二年仿江宁明代中山王徐达的瞻园而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如园,并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御制《如园十景》诗。如园内曾有嘉庆御笔字“转翠桥”和“平安径”石碑及“称松岩”、“镜香池”、“披青磴”等石刻。除此次回归的“称松岩”及2017年如园考古出土的“披青蹬”和“镜香池”外,其他石碑和石刻今已不存在。
如今,这两件流散石刻文物位于民盟总部后院的中式庭院中。据介绍,这里原叫翠园,原为东城区翠花胡同内太平胡同一号古宅,始建于明代,清代曾为王府。1949年3月5日,民盟总部从香港迁至于此。民盟中央曾于1985年将谐奇趣北侧的喷泉池石刻文物捐赠给圆明园管理处,文物现在原址展出。近年来,根据圆明园流散文物数据库的线索,圆明园经过多次协商、接洽,最终与民盟中央达成一致,促成了此次流散文物的回归。
北青报记者在中式庭院内看到,两件文物位于亭子边的假山石块下,周边种满了花草,若不仔细寻找很难发现。乾隆御笔“熙春洞”石匾额只能清晰地看到“洞”字,另两字很难辨清。而嘉庆御笔“称松岩”已不完整,中间出现了两三条裂缝。为了将两件文物完整运回圆明园,圆明园找了专业的文物搬运公司。五六名工作人员先对“称松岩”进行搬运,借助各类工具小心翼翼地移开文物周边的石块和泥土,用特殊纸张将“称松岩”顶部包裹,用胶带紧紧绑住。接着,工作人员又用泡沫板进行包裹,打上了绑带。“就像医生给骨折病人打夹板一样,由于这块石刻已经风化,我们先把顶部进行捆绑,再从根部慢慢撬起来。”陈辉介绍。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工作,两处文物终于成功起出,由专车运回圆明园。“我们之前来了十几次现场,反复商讨了文物搬运方式、运输路线等。”陈辉说,文物回归的路很艰难,文物只有回到原本的地方才更有生命力,作为圆明园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两处文物带回“家”。文物回到圆明园后,专家会进行集中会诊,商讨修复方案。“目前,圆明园已回归了40余件流散文物,工作人员正在给每件文物订做保护罩,预计6月底在圆明园天心水面进行流散文物展,欢迎市民前来观看。”陈辉说。(记者 李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