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老伴儿张阿姨已经随儿子儿媳在北京漂了三年,专程来带孙子,她日复一日,像陀螺一样为子女的家庭劳碌,几乎没有时间来为自己的生活停驻。她目前最大的期盼就是等孙子渐渐长大,儿子工作稳定以后可以回老家多陪陪老伴,一起在家里帮忙照顾老人。漂在北京这三年虽然没有时间结交朋友,但她已经摸清了离家最近而且最划算的菜市场。忙碌了一整天,通常她会在23:25分通过电话跟老伴张大爷分享每天的心情。现实的分离和电波的距离很近又很远,张阿姨没有怨言,她认为幸福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
这是昨天淘票票发布的一个关于“北漂”阿姨的故事,这段视频戳中了生活在都市中无数青年人的心窝。像张阿姨一样的人,被称为“老漂族”。随着城市人口流动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带着对子女的爱和牵挂,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了子女所打拼的城市,成为“老漂”。
老漂族源自于中国的家庭组建方式,小孩需要人照顾,老人也想和孙辈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于是便形成了一种老年人迁徙生活的现象。子女刚生孩子或者孩子还小,工作处于不进则退的打拼期,急需有人帮忙照顾家庭,而贴心的保姆难找且开资巨大,于是他们便成了最佳选择。
在北上广深,这些美好梦想与残酷现实并存的城市中,有太多这样的老漂故事。
◆◆◆◆◆◆
他们,为了照顾在大都市工作的子女,背井离乡同子女一起生活;
他们,在家乡人眼里,跟着子女去城市“享福”,但在陌生的城市,却成了一家人的“保姆”;
他们,日夜劳碌,既要照顾第三代的孙辈,还要照顾第二代的子女;
每天下午四五点,北京市的各大幼儿园和小学校门外,就会聚集着一群又一群60岁左右的叔叔阿姨在唠家常,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祖辈带着孙辈。每天的这个时候,算得上是这些奶奶和外婆们最轻松的时刻。
林阿姨随儿子儿媳一起漂在北京5年了。儿媳妇怀孕后,她就开始帮忙照看,原本以为安逸的退休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愉快。一家三代人一起租住在五环外的老旧小区,在这里,她不会同陌生人打招呼或聊天,不像老家的单元房里住的都是老同事,相互之间亲切熟悉。
林阿姨说,在老家的时候,自己的朋友同事都退休了,老朋友们经常一起约着出去旅游,而现在在大城市忙着带孩子,并没有时间结交新朋友,只能在忙完一天的家务活后自己一个人出去溜溜弯,或去附近超市的特价区逛一圈,有时别人听不懂她说的方言。结账时营业员经常让老人手机扫码领红包,林阿姨便让儿子给她的那台媳妇淘汰下来的旧手机上装了支付宝,她说:“连菜市场的小摊位都有二维码,我也像小年轻一样学着不带钱包,但也总怕付错钱”。
林阿姨去年刚学会使用微信,这是她联络儿子和儿媳的方式,“他们上班忙,也不太方便给他们打电话。”她前一阵刚学会发语音,相比之前的拼音打字,沟通起来方便多了。
林阿姨也想过,等到孩子上了幼儿园,自己或许可以多一些自由的时间,结果去年,第二个小孙女又出生了,因为对子女深深的爱,她决定接着带。对林阿姨来说,这样的生活虽然辛苦,但她也无怨无悔的快乐着。
没有朋友,想家,是老漂族最大的烦恼。生活单调,就医不便,晚年生活的诸多不便也让人黯然。有心理学专家指出,老漂族的情感需求往往比较强烈,后辈的关心不能仅停留在衣食住行,而老人也要多接触新事物。
每每想到这个问题,林阿姨的儿子总是在愧疚中透着无奈,城市的快节奏让这个小家庭只有晚饭的时间才能相聚,而他在互联网公司的工作压力很大,忙时经常加班到深夜,有时候每天和母亲说的话一只手就能数完,他甚至无暇考虑多要一个孩子可能让父母增加多少辛劳。“这种愧疚有的时候真的不好表达,因为工作一忙起来什么都顾不上。现在我和妻子就想努力工作,能在北京买房,给父母和孩子一种家的感觉。”林阿姨的儿子说。
◆◆◆◆◆◆
他们,不敢生病,由于没有本地医保,小病忍着不肯检查……
他们,站在城市的背影之中,用辛劳托举起了新生代的明天;
他们,被卷入这样的生活或许是无奈的选择,亦或是心甘情愿地默默奉献;
来自四川的王阿姨已经60出头了,如今在北京帮助忙于工作的女儿和女婿照看生活。没有亲戚朋友,干家务、带孩子,这就是王阿姨每天的生活,她也经常会念叨起曾经在老家的小日子。王阿姨最怀念的是四川麻将,“以前每天闲下来的时候还可以和邻居、朋友一起打打麻将,来了北京之后一次也没打过了。”她说。
王阿姨的女儿小曼也曾想过要不要让自己的婆婆来帮忙带孩子,但是想到自己的性格比较急躁,而妈妈对自己的包容性更强,母女没有隔夜仇,小曼便让自己的妈妈一直留在北京。
小曼还记得去年年末,母亲语重心长地对她说,身体前年是一个样,去年是一个样,今年又是一个样。早先孩子不管怎么闹,还能撑得住,去年楼爬得太高已经吃力了。
生完二胎后,小曼也辞职在家,给妈妈搭把手,但是她发现,妈妈平时的生活范围只有周边三公里——超市、菜市场、家里。
小曼说,虽然周末也会带妈妈和小孩去北京周边郊游,但老人也是忙着照看孩子,并不能真正放开自己去享受闲暇时光。
老年人的落寞,更多是没有自己的生活。除了精神生活匮乏,王阿姨说,对于外地来京的老年人来说,还有一个不方便就是医保系统没打通。
在小曼眼中,父母一直是自己在北京闯荡的精神支柱,她不敢去想父母如果身体垮了,会给家庭带来怎样的灾难。
两年前,小曼的父亲突然生了一场大病。那是她第一次觉得父母老了,“在我的印象里,我父亲一直身体很健康,忽然有一天发现他需要住院了。” 她无法接受这种角色的切换,她觉得一直都是父母陪着她去看病,忽然有一天,父母需要她陪着看病,像个大人一样办理各种住院手续,签字,付钱。她独自坐在病房外狠狠地哭了一回。当父亲身体恢复健康选择继续做“老漂”时,她说她倍加珍惜陪伴父母的每一天。
我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小时候父母陪伴我们长大,长大以后,父母又陪伴我们漂泊,用他们的辛劳和孤独,尽可能为子女打造更自由和舒适的天空。
有他们在身边,迎接你的是热菜热饭,隐瞒你的是磕磕绊绊,陪伴你的是家长里短,躲着你的是“我很孤单”,奔波的是爱,停下的是无奈。
“老漂”常说:“爸妈不累。”
他们还说:“孩子,只要别嫌我老,你漂,我就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