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图说社会

石家庄铁腕治霾遇尴尬 “利剑斩污”后仍频爆表
发布时间:2016-12-23
文章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收藏

  “停产”企业悄悄开工

  12月11日,新京报记者从石家庄一路向东,沿途经过藁城、晋州、辛集,道路两边带有小型烟囱的工厂随处可见。

  查阅河北省产业结构相关资料,与河北唐山、邢台等地的“钢铁围城”、“煤炭围城”导致的重度污染不同,石家庄除了有部分钢铁和水泥工厂之外,周围还聚集着大批建材、皮革、制药等工业企业。

  2016年12月11日,位于石家庄市东70多公里的辛集市AQI“爆表”。

  这是一个以皮革生产为主要产业的县级市,号称“中国皮都”。

  辛集市锚营制革区,刺鼻的烧焦塑胶制品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一家多晶硅生产企业烟囱冒着烟气。

  多家制革企业门口的保安均表示已经停产。但是走进厂区,仍能发现机器开动,工人在紧张抖动带毛的皮革制品。

  路面上,两名环卫工人埋头清扫黑色的废水。

  “你看废水这么多,不知道哪一家排的,这些企业都说停产了,但这废水哪来的?每次环保督察组要来,我们头儿都让我们想办法打扫得干净一点儿。”一位环卫工人说。

  11日下午,辛集市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不接受采访。

  “我不知道你问的是什么,我什么都不懂。”他说。

  晋州市槐树镇100多家企业中,几家用电的龙骨厂悄悄拉开了电闸。

  “我们压力也很大。”槐树镇一位干部告诉新京报记者,企业全部关停,他们首先担心地方财政。“肯定有影响。”

  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教授李云燕曾对石家庄周边小型污染产业围城的发展模式提出质疑。例如前几年,槐树镇钢丝厂效益很好,当地很快从几十家发展到了200多家。在此过程中,并未见政府有任何指导,相反,政府鼓励农民办企业。

  一位钢丝厂老板说,政府会给优惠政策,比如办厂前两年免税。这位老板说,这两年槐树镇钢丝厂产能严重过剩,当地钢丝生产企业“都不赚钱”。

  为什么是石家庄

  在如此大的治污力度下,石家庄为何反而出现了持续时间更长的极度污染天气?

  有人认为和石家庄的地理位置有关,石家庄处于太行山脚下,西面、北面环山,地形比较“闭塞”,这种地形阻碍了西北风的同时,不容易扩散污染物。

  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朱定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为厄尔尼诺年。在出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年份,北半球一般都会经历暖冬。暖冬期间,极地冷气团(冷空气)向南伸展的幅度会缩小,相应地,冷空气向南影响到我国,并且给我国带来大风的几率也会减少,因此容易出现静稳天气,导致“雾霾”亮相的频率增加、程度加重。

  石家庄本地一家媒体也刊文称,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石家庄静风天气多发,大风来得少,污染便在此形成高地效应。

  石家庄市一位市领导在与新京报记者“交流”时,认为此轮雾霾天气的主因是“一个是气候,一个是区域传输”。

  根据环保部数据中心显示,此次重雾霾天气袭击华北地区之前,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等地都曾出现严重污染。这位市领导认为,刮南风和东南风,山东和河南的污染物就会传输过来;刮西南风,山西污染物会传输过来,这时石家庄指数就高。

  11月18日,“利剑斩污”行动第二天,石家庄市政府曾向市民公告,石家庄污染物主要来源有三个:企业燃煤、民众取暖;建筑工地扬尘;汽车尾气。

  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教授李云燕则认为,石家庄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环境容量,才是石家庄雾霾久聚不散的主因。

  “这几年石家庄高能耗行业的产值没有降低反而增加,这不合理。” 李云燕说,2015年,石家庄第三产业占比45.8%,第二产业45%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同样,保定等河北重度霾污染城市也存在这个问题——第二产业占比过大。

  而环保部最新的雾霾源解析也指出,燃煤——包括工业用煤和散煤即家庭采暖用煤等是石家庄雾霾的首要源头。

  河北产业结构中,科技力不足可谓是硬伤。李云燕说,仅以万元产值消耗标准煤比较,河北与北京的就相差3倍之多——河北经济发展要放出更多的污染物。

  据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市能源消费与低碳发展》显示,同样生产一万元的GDP,在2014年,北京万元产值消耗标准煤约为0.6吨。李云燕最新研究显示,石家庄直到2015年,标准煤消耗仍高达2吨多。

  和李云燕一样,南开大学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坦也认为,工业结构的不合理是石家庄,甚至是整个河北雾霾产生的根本原因。

  朱坦认为,由于污染已远远超过当地环境承载力。“如果当初石家庄发展适度,做到环境承载心中有数。就不会到今天这样非常严重。”

  “河北省钢的产量到7亿吨、8亿吨,加上巨大的水泥、煤炭产量,很容易产生雾霾。”朱坦认为,除了加强监管、环境预警外。更重要的是在顶层设计上下力气。这就要求政府要想办法让污染的增量、存量减少,甚至于不增。“但这个办法一定是科学的,长远的。”

  45天之后怎么办

  一声令下,石家庄这座有近千万人口的省会城市付出了巨大代价,却似乎没有换来等值的回报。

  除了“等风来”的期盼,人们也关心石家庄治霾所付出的经济损失。

  一位市领导告诉新京报记者:“我们宁愿GDP压一压。”

  “工地停工、企业停产,肯定有影响。但影响多大,要等元旦后经济数据出来再评估。我们一直在研究这个事。”

  去年两会,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曾透露河北省在APEC期间治霾所付出的代价。“APEC期间,河北停产了7926家企业,限产了500多家。包括APEC的大气污染治理、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等和大气污染治理紧密相关的项目,一共影响了河北GDP1.75个百分点。”

  记者了解到,河北省在APEC期间治霾跟此次“利剑斩污”行动力度相当,但时间上仅为“利剑斩污”行动的四分之一。

  利剑斩污45天之后,也就是明年1月1日开始,石家庄究竟还会不会这么大力度来治霾?这也成为萦绕在人们心头的疑问。

  “市里正在研究,现在还没有明确方案”。一位石家庄市级领导告诉新京报记者。

  现在,不管外界的声音是什么,多家停产企业都“希望能撑到明年重新开业”。

  离“45天决战”还剩最后10天。

  12月22日冷空气南下,华北起风,石家庄也迎来了一个难得的蓝天。然而,天气预报显示,石家庄24日又将迎来重度雾霾。

  新京报记者 孙瑞丽 实习生 赵明 张惠兰 石家庄报道

责任编辑:明月

网友评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