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并不是辍学的首因
这里没有那么多连温饱都满足不了的穷,在老师们眼里,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差,才是孩子们辍学的原罪
网友对于常熟童工的评价莫衷一是,不少人认为,是贫穷导致了辍学,而到东部发达地区打工,则是为他们打开了另一扇门。
但这种原因,被多位老师否定。 “我们承认,穷是导致一部分学生辍学的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多位中学老师向北青报记者强调道,“尤其在县里,那种温饱都满足不了的穷很少。”
语文老师康明(化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根据政策,贫困生每年有1250元的补助,分摊下来每学期625元,学校提供一顿免费的午餐,而晚餐也只需要三元。如果节省一点,完全可以解决一个贫困生的温饱问题。况且,在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学费、书本都是免费的。“我们班上就连自己印的复习资料都不会向贫困生收钱。”郑超说。
在老师们的眼里,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差,才是导致孩子们辍学的原罪。
“别的地方学生捣蛋,老师有时候会停课让学生回去反省,在我们这儿从来不敢这么做。”李娜说,在这里,如果让学生停课反省,相当于就让他们辍学。“他们会跟家长说,老师不让我上了。”
为了减少学生辍学,当地的教育部门给学校下达了控辍保学的任务,每当班上有学生辍学时,班主任都会去学生家里反复做工作,但收效甚微。
几年前,康明到一个学生的家里家访,兴许是被老师唠叨得烦了,学生直接操起镰刀,威胁要砍他。家长在旁边劝,说的话却是“老师你看见了吧,我们是真的管不了。他不想读就不读了吧”。
这件事情让康明一直记在心上,伴随着他从乡镇的中学一直来到县里的中学。
家长们所表现出来的淡漠态度,时常让老师们有一种无力感。今年3月,李娜带初三班级,就差三个月就要中考了,学校组织了一次家长会。那一天,李娜专门穿了一身正装,提前站在讲台上等着,令她难以置信的是,班里一个家长都没有来。
茫然是孩子的普遍状态
狭如一线天的升学希望,让不少家长和学生都质疑读书的意义。放弃,变成了最容易的选择
茫然。这是很多这里濒临辍学的孩子的普遍状态,他们不只是不想读书,事实上,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
“没想过那么多,就是单纯想出来。”小韦回忆道,当初离开学校时,他并没有想过打工自食其力,只是觉得趁年轻出去闯闯、见见世面,比在家里呆着要好。
在关岭县,能坚持读到高中的并不多。李娜告诉记者,今年6月,毕业班500多名学生,只有200多个考上了高中。
“要是能考到全省有名的安顺二中,上个好大学,差不多就有保障。”郑超说。2016年中考,安顺二中的分数线是549分,数据显示,关岭参加中考的3047名学生中,只有12.83%分数达到了500分以上。
这狭如一线天的希望,让不少家长和学生都质疑读书的意义。加之不少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着无力辅导学习的爷爷奶奶生活,放弃,变成了面对学业困难时最容易做出的抉择。
郑超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老师,因为他从来没有带过“重点班”的学生。
而在这里,普通班,差不多就意味着“与高中无缘”。郑超给北青报记者举了个例子,他在乡镇中学教书时,毕业年级300多人,只有50多人能够挤过中考的独木桥,剩下的学生,都只能在辍学与去职高中选择。
薄弱的小学阶段教育,让初中老师的课程几乎上不下去。语文老师说,小学毕业生还分不清声母韵母,写不全自己的家庭住址;数学老师则说,初一一上课就蒙了,因为学生乘法除法都还算不清楚。
“很简单的题,100分的卷子,能考40分就算是可以交待了。”郑超说。
偶有清醒但乏力的学生找他谈心,不安而惶惑,“老师,人家没读书的出去打工都能赚那么多钱,我就算读完初中,又能怎样呢?”
他只能尽力去安抚这些孩子,尽量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说服他们。“我拿自己跟自己那些没读书的朋友做对比,至少我现在是个老师,而我的那些没读书的朋友们,他们更多是在混日子。”
然而这么漫长的人生经历,对于年轻的孩子们来讲,遥远得甚至不真实。真实的是网吧里并肩打怪的伙伴,与游戏中的分数和排名。
周日下午五六点,本该是寄宿生返校的时间,北青报记者却在网吧见到了不少稚嫩的面孔,一边是电脑屏幕照映出来的专注,另一边则是台球桌顶灯光照耀下的雀跃。不少人背着书包,但询问起来,每一个都说自己年满十八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