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惊蛰(杨柳青年画)
清明临近,祭祀、缅怀的气氛好像提前得到了渲染。记忆中,这之前的每一个清明,都在不经意中随春而至、随春而逝……而今年的清明,却明显地与以往不同。网上刚刚开启的颇富新意的“网上祭奠英烈”、“网上祭奠先祖”活动,让“鲜花、书画、诗词古赋”等得以别样的形式,寄托对先祖不同的哀思,亦让该节气的诸多传统习俗再一次得以异彩纷呈。可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博大精深。
清明习俗插柳
显然,清明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着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而清明节则是一个祭奠祖先、追怀前辈、缅怀先贤的节日,承载着“忠孝、感恩”这厚重而深远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是认祖归宗的纽带。它亦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玩蹴鞠、拔河、放风筝等习俗,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祝福,是中国社会几千年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更是踏青和体验大自然美丽并与之融为一体的人与自然相生相憩的季节。
清明节,既能让我们共同追思精神的力量,又能守护、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优秀传统,和天人合一的社会理想与人生态度的充分体现……
当随着年龄的渐增渐长,随着岁月的渐行渐远,今年的清明突然间好像又多了些许感触。也许是已身为人母,也许是突觉亦有已迈入暮年的双亲……却不曾想,最最让我感怀的竟是凤凰网本年度为清明节所策划的一次专题调查:“叶落归何处?——中国节与城镇化的冲突”。
叶落归何处?这是一个触及人们灵魂深处的话题。花开、花谢,叶长、叶落,大自然一切生灵,有谁能逃脱、有谁能违背自然生长的规律?人,亦如此。
有感于上世纪末进京学习、工作,本世纪初结婚、生子,眨眼间已步入中年。乌发丛渐见银丝闪烁,五官上但见五线谱肆意、眼袋松弛……一切的一切,无不告人“岁月催人老”之感慨。由学生时代到工作菜鸟到为人妻为人母,由居无定所到渐趋稳定到旅居海外,这“漂”的感觉始终与日俱增,沉甸下来的第一个思绪,便是“根”。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根”的民族,无论是“落叶归根”,还是“寻根问祖”、“追根溯源”,走再远的游子,终归有故土中永难割舍的对“根”的情丝。当在渐行渐远的人生旅途中转入到暮年的驿站之时,其回归故土、寻根探祖之情则愈来愈深、愈烈、愈浓。
根在何处,根归何方?藉由清明 “寻根”放飞的思绪,不由得不想到诸如你我等奉献在北、上、广的漂族工作者与城镇建设者们。
当新一轮城镇化开启着中国未来10年城市建设发展的引擎之际,当中国式“移民潮”拓宽着拥挤的“城市边缘人”之路时,反过来,一种思“老”归“根”的观念也正在受到剧烈的冲击……
面对我们日新月异发展的城市,人们越来越多地涌入到城市学习、工作,生活、扎根。从截至2013年中国城市人口统计数字来看,已移居城镇的居民达到总人口的53.73%,预计到2020年,城市人口比例将超过60%。在城镇化如此加速发展的轨迹中,“乡愁”于人的概念,也许会被变得渐渐模糊。当那些曾经的故乡越来越消隐在喧嚣而繁华的城市角落里,或掩埋在未来那满目钢筋水泥的世界中时,“根”的意识很可能会逐渐被淡漠。
人们离曾经的故乡远了,斗转星移间,“落叶归根”慢慢就会演变成“落地生根”——人在哪儿“魂消香殒”,骨便在哪儿“香丘高垒”,哪怕只是这城里斑马线上一过客。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又动人的习俗,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美好的安慰与宁静。无论我们身居何处,香殒何方,总而言之,我们的祖先不能忘,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不能丢。
世界可以日新月异,社会需要与时俱进,但社会发展不能抛弃传统,因为传统是民族的根,传统是子孙家园的精神食粮。
“我们现在的社会就像一个拼命奔跑的人,为了物质进步,我们踉踉跄跄、慌不择路,一边跑,一边丢东西,等我们跑到终点,不但发现爷爷奶奶偷偷塞到我们贴身口袋里的祖传宝贝都丢掉了,而且成为一个赤裸裸的‘现代人’,忘却了自己是中国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这样说。
发展可以带来进取的活力,而传统则能提供内聚的张力。文化和文明是需要代代相传的,让我们谨记传统,并让传统在发展与保护中寻得平衡,发扬光大。(撰文:彦姆)
清明玩蹴鞠
蹴鞠(cù jū),中国古代汉族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类似足球的体育运动[1],受汉族文化影响中国一些民族也有类似运动。
清明踏青
清明拔河
清明斗鸡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