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岁久色愈新,壮心未与人俱老。被誉为“全国最佳健康老人”、“军中不老松”的孙毅将军,是共和国首位百岁将军。他曾参与指挥所部参加平型关作战,平型关大捷的报捷电报是林彪让他起草发给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的。
(一)传奇:辗转南北从旧到新
孙毅出生于河北省大城县城内一个贫农家庭,乳名华哥,原名孙俊华。1920年10月,高小还没毕业,因为家庭生活困难,孙毅就离开家乡出去找事做。就在那个时候,他把自己原来的名字――孙俊华改成了孙毅。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取“杀敌为果,致果为毅”的意思。
外面的世界到处都是军阀混战,孙毅漂泊了两年多,从北转到南,到过上海、厦门、潮州,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安身之业。他只好又从南转回北,投奔在河南开封做事的哥哥。哥哥在相国寺街警察所当教员,生活也很窘迫。孙毅在开封待了半年多,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差事又丢掉了。哥哥终于也忍不住了,一次和他吵起来,冲口说:“你拉个洋车去,也比在我这儿闲待着强呀!”
一句话刺痛了孙毅,他一赌气直奔开封南关招兵处,报名当了兵。1923年夏末,被编入河南陆军开封补充营一连。在旧军队中混了四五年,孙毅结识了一位后来对他的一生有重要影响的朋友――赵博生。那时孙毅在国民革命军二十六路军参谋处做少校参谋,而赵博生是二十六路军参谋长。赵博生常常以老大哥和知心朋友的身份和孙毅聊天,有意无意间谈起工农红军的事。1931年6月,时任国民革命军二十六路军中校参谋的孙毅在旧军队已经奔波8年,目睹了国民党政府的祸国殃民、反动腐败,更认清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胡子将军”孙毅(油画《奋斗》)
当年12月14日,赵博生、董振堂等人发动暴动,二十六路军1.7万人在驻地江西宁都县举行宁都暴动,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这是当年发生的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当时孙毅所在的二十五师师长李松昆拒不参加起义,带着一个团逃跑了,师部也乱作一团,大家都不知道到底该跟着哪头走。孙毅由于听到过赵博生的多次暗示,心里已经有了底。他看见总指挥部楼顶上的青天白日旗已换成了鲜艳的红旗,全副武装的队伍正浩浩荡荡向南进发,就催着参谋处长说:“大部队都集合了,我们也赶快出发吧。”就这样,孙毅同师部和警卫排的人一起追上了南进的队伍。
孙毅赶上了赵博生,立即上前大声说:“参谋长,我们跟上来了!”赵博生看见孙毅也十分高兴,说:“好啊,我们真的要当红军了!”直到这时,孙毅才知道,赵博生已经在两个月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孙毅随部起义后任红十四军侦察科长,后调任红十四军四十一师参谋长。
有人说,大凡留须的人个性都强。但凡见过孙毅的人,都会对他的高尔基式的胡须留下深刻的印象。孙毅的胡子是在21岁上蓄起的。那时他在冯玉祥的西北军当兵,作战负伤接着一场大病,卧床两月险些丧命。瘦成一把骨头的他终于站了起来,在主人危难时一刻没有停止生长的胡子也跟着留了下来。参加红军后,有一天孙毅在路上遇到策马而至的朱德总司令和军委参谋长刘伯承。他停下脚步,向两位首长立正敬礼。朱德勒缰下马,操着一口四川话风趣地说:“你就是那个关共产党员禁闭的孙毅吧?我可是从你的胡子看出来的哟。你可晓得,红军的条令规定不能留须。难道你不怕我来关你禁闭吗?”
“不怕!总司令。”孙毅一脸严肃地回答。“那你告诉我,为啥子要留这胡子?”朱德问孙毅。“人遇到危难时,身上的油跑了,肉掉了,就这胡子不跑,还一个劲往上长。这胡子义气,像是人的精气神,剃不得!”孙毅也不知怎么就冒出了这样一番高论。朱德听罢好一阵开怀大笑。分手时他嘱咐孙毅:“好好留着这胡子,别人有意见,你就说是我朱德和毛泽东破例让你留的。”
孙毅在红军学校担任训练部俱乐部主任。每逢重大节日,学校都要举行文艺演出,叶剑英校长常常亲自拉二胡。有一次,校俱乐部主任赵品三编了一个活报剧《活捉敌师长》,因为敌师长陈时骥蓄着小胡子,所以挑演员时犯了难。正在这时,李伯钊突然说:“孙毅不是留着胡子吗?”于是,孙毅生平第一次登台演起了节目。演出很成功,赵品三半开玩笑地跟他说:“你千万别剃掉胡子,下次演节目还要找你!”孙毅的胡子也果真再没有剃,一直伴随了他一生。从此,孙毅有了个绰号――“孙胡子”。不管他担任什么职务,人们不再叫他的官职,背后称他“孙胡子”,当面则省去“孙”字,直称“胡子”。红军中“孙胡子”的外号也就传开了。
(二)铁血:在千年古隘亲历“抗战第一捷”
1936年秋,九一八事变及伪满洲国的策划者之一、日军关东军参谋长坂垣征四郎以看望他的学生阎锡山为名,扮成商人带了几名随从,骑着一头黑色毛驴从河北怀来出发沿蔚代公路西行,沿途侦察山西的地形地貌、国防工事及中国军队的部署情况。
坂垣征四郎一行在灵丘县的东河南镇至繁峙县的大营镇之间30余公里的峡谷地带,特别是乔沟一段考察得特别仔细,还绘制了地形图。这一地段地形复杂,峡谷公路蜿蜒曲折,军事上称为静态战役走廊。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灵丘县与繁峙县交界的关岭上,海拔1800米,为明代内长城内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与外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关)之间的重要关隘。因其塞形如瓶,宋称瓶形塞,元称瓶形寨,明称平刑岭,清代始称平型关。一条峡谷山道穿关口而过,西抵雁门,东通冀北,自秦汉以来这里即为主要军事要道,兵家必争之地。坂垣征四郎站在平型关狂妄地设想,将来要率部通过这条峡谷,出其不意地占领平型关,拿下太原,占领山西。
“山西王”阎锡山在太原官邸毕恭毕敬地接待了这位包藏祸心的老师。他没想到这位老师此次山西之行并非为看望他,而是为侵占山西侦察地形。一年后,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坂垣征四郎急不可待地沿着他侦察过的路线向平型关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