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在匹克2013年冬季订货会上,一位貌似高层模样的男人背着手出现在订货会现场,他大概五十七八岁,国字脸,身材中等,有人打招呼时,朴实的笑容爬上脸庞,眼睛眯成月牙型。他气场并不强烈,一个人在大厅踱步,没人会立即注意到他。
他就是匹克的创始人,掌管匹克几十亿资产的“大家长”许景南。
匹克集团的总部位于泉州市东海镇的工业园中,与福建其他已经搬入华丽现代的独栋大楼不同,匹克的总部还是保持着原有的朴素。许景南一家就住在总部附近,他每天的生活习惯很规律,吃过早饭溜达着来公司上班,下班后和家人打打麻将,看看电视。
许景南以拉板车起家,为解决家里温饱问题,也为了改变在家庭在村子里的地位,许景南在风吹日晒中积累了自己的原始资本。并在拉板车的过程中,先后办起了拖鞋厂、机砖厂、木箱厂等小型企业。1988年,他筹资建厂,打算做耐克配套加工的生意,谁知厂房刚建好,耐克就搬走了。许景南聚拢了耐克留下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1989年,第一双匹克牌运动鞋上市。
2009年9月,匹克继同城的安踏、特步、361后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上市当晚,许景南喝了点酒,躺在床上不断回忆创业时的片段,他心潮澎湃,感觉完成了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心中的五味杂陈,“只有自己知道”。
计划经济思维痛失“鞋王”老大
从当初“匹克”一炮打响,“北有双星,南有匹克”到被后来者丁世忠一跃取代,这期间匹克稳占“鞋王”的位子整整十年,他的儿子许志华回忆到“我们的企业就像是站在电梯里的人,站着不动,也会一直向上升。”
2000年,安踏取代了匹克晋江鞋王的地位,30多个大大小小的晋江鞋业开始围剿、蚕食匹克的市场份额。渠道的扩张早已从百货市场转移至批发市场,甚至从批发市场转移至加盟连锁店渠道体系。
多年后,许景南回忆到,正是这种老大思维制约了变革。许景南很着急,他首先需要处理匹克在全国的26个办事处,而调整每一个办事处都在付出百万的代价。1993年,丁世忠已经进入批发系统,批给一些零售商,由于同是民营企业,轻易把他们变成经销商与代理商,但许景南却无法做到,他的合作伙伴是百货大楼这些国字辈的老大,绝不会委身去配合做匹克的代理商。同是,心中对百货商场的小期待也导致许景南迟迟没有下变革的决心。
“因为在这边销售也不错。最好的有一次在天津百货大楼一天卖到两万多块钱,当时柜台最多2米宽,柜台很小,有些柜台可以卖到几百双鞋,一个月卖到了二十几万。”许景南回忆道。
谈接班:用人不容出错
2001年,苦恼的许景南找到了正在四川大学电子学院读书的许志华。许志华是许景南的大儿子,他放弃了已经签过合同的华为,回到父亲身边。
说服的过程是这样被许景南描述的。许志华的目标很明确,要创国际品牌,这也是他签约华为的目的,先到外面的企业做一段时间,学习到东西再回来。在许志华心中,父亲的企业生产的鞋与耐克、阿迪相比总是“不那么时尚。”
许景南对儿子说,你想学习,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学,你在华为去学,在匹克同样可以学。我这个创国际品牌的平台也不算小。意气风发的许志华回到匹克,这也是匹克传出的最早交班信号。
外界对这个信号的领悟却出现了错误,许景南找来儿子并非为了自己早日退休,颐养天年,他会用心去培养儿子,将他调到基层去做销售工作起步,但遇到分歧时,他仍然是强势的老爸,威严不容挑战的大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