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华夏名家

国医大师”张琪:悬壶济世75年如一日
仁爱朴实盛名德更高
发布时间:2017-11-08
文章来源: 央视网
分享到: 收藏
国医大师”张琪:悬壶济世75年如一日 仁爱朴实盛名德更高
  (张琪(右二)在位于哈尔滨的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国医堂出诊 来源:新华网)

  央视网消息:当旅行、跳广场舞都变成了“年轻人”的乐趣,八九十岁的老人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含饴弄重孙,听戏喝茶?但这肯定不是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主任医师、首届国医大师张琪想要的生活。95岁的张琪,日子的轴心围着医院、重心盯着患者,照常出诊看病、带教中医徒弟、讲学……一如过去的75年。“我爸这人呀,一辈子都丢不开病人。只要病人有需要,他就闲不下来。”张琪的女儿、同事张佩青说。

  张琪从医,既有家学渊源,也是天赋所致。6岁时,张琪就能兴致勃勃地把中医药入门之作《汤头歌诀》《药性赋》《脉诀》等当儿歌流利咏颂。16岁时,张琪只身闯荡日伪统治下的东北,当起了药店学徒、业余时间则坚持学医。20岁时,张琪出师行医,初次临诊就治愈了一位久治不愈的高热病人,一时名扬乡里。新中国成立后,张琪被调入黑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前身),积极为黑龙江省培养中医骨干。1957年,他参与筹建我国最早的省级中医药研究所之一——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现为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并在此工作至今。

国医大师”张琪:悬壶济世75年如一日 仁爱朴实盛名德更高
  (图片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

  读经典、做临床、治顽症。这是从医75年来,张琪最大的爱好。皓首穷经,只为更好治病救人。看着慕名而来的疑难杂症患者经自己治疗后满意而归,张琪觉得那些苦读医书的日子其实分外甘甜:“中医经典内容看似枯燥,但里面真有好东西,要注重边学习边实践,把看的书应用于临床,有效了就会觉得中医‘有味道’,就钻进去了,钻进去后就更愿意学了……”

  张琪最擅长是肾病诊治。他介绍,20世纪60年代初,他任医院内科研究室主任时,原本想研究冠心病,但那时人们生活困难,一年下来没几个病例,反倒是发现不少慢性肾炎患者。肾病是“穷病”,越是贫困劳累的人越可能患上。看着病床上痛苦的病人,张琪决定把诊疗重心放在这里。经反复查阅典籍、与同事商讨、临床揣摩,他通过古方新用,摸索出治疗慢性肾炎的良方“加味清心莲子饮”,并在临床取得突出效果。随后,他一面学习现代医学知识,一面对肾病进行系统的临床与科学研究,创造性地以多靶点大方复治法,治疗难治性疾病如慢性肾功能衰竭,颇有疗效,屡获大奖。

国医大师”张琪:悬壶济世75年如一日 仁爱朴实盛名德更高
  (张琪在位于哈尔滨的家中看书 图片来源:新华网)

  不但潜心研究攻克“穷病”,张琪还时刻体恤着“穷朋友”,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医心无贵贱”:不论是高级干部,还是普通工人、农民,他都一视同仁。外地病人没挂上号,即使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他也会二话不说给加号;病人跟到家中或截在路上,他也都是和颜悦色地接待,从不厌烦;来信、来电咨询的病人,总是认真回复;温和的张琪就立了一条家规,患者到家找他看病,不许嫌农村人脏,不许谎说不在家。

  年事已高,张琪坦言总有力不从心的时候。比如接受采访,他就不得不戴上助听器。记者提问,偶有听不清楚的时候,他就像个孩子般反复强调“国家、患者给了我这么大的荣誉,我只要还能干就多干点”。这些话语、行动,传递着这位医者一生不变的赤子之心。(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供稿 文/崔芳)

 

责任编辑:美杉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