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和展示自己捏的泥猴儿。 李华锡 摄
瘦长身材、蓬松头发、满脸麻子……鹤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希和虽其貌不扬,却有一种仙风道骨般的艺术家气质。
近年来,他的名字享誉海内外,作品获奖无数,“泥猴”技艺更被河南省鹤壁市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谈起学艺当初,张希和大叹不容易。用他的话说,就是从玩泥巴开启了艺术之门。
张希和的大哥是民间艺人,在当地颇有些名气,他不仅会扎纸人、纸马,还会捏神像、泥人等。在大哥的熏陶下,张希和逐渐喜欢上用泥巴捏小人、小动物。
善良宽厚的哥哥开启了张希和的艺术之门,并教他学会了捏各种各样的“泥咕咕”。而他专攻泥猴儿,缘于小时候的一次经历。
浚县庙会当时在河南远近闻名。张希和八九岁时,有次逛庙会,看上了一位老艺人卖的泥猴儿,想买,但没带钱。他就站在老艺人身边观察了几个小时。老艺人应该是被他感动了,就送了张希和一个。
他比照着老艺人捏的泥猴儿,自己一点点摸索。从此,张希和开始捏起“泥猴儿”来,与“泥猴儿”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
12岁那年,他捏的泥猴儿形态各异、非常逼真,在乡里大受欢迎。每年的庙会上,他和哥哥的摊位经常被乡亲们包围,有时候忙起来都忘了吃饭。
张希和凭着自己的执着和悟性,把“小泥巴”玩出了名堂,找到了终生奋斗的目标。出于对猴的喜爱,张希和改属相为猴,并坚定了自己的“泥猴艺术”之路。
“其实,我手中的泥猴儿是人的化身,寄托着人们对社会、人生的观察与思索。”与泥猴儿长时间打交道,张希和越发感觉到,猴子是美好事物的象征,“猴有人性,人也有猴性”。张希和彻彻底地爱上了捏泥猴儿。
张希和观察猴子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那时,村里常有一些演杂技或耍猴人现场表演。只要村里来了耍猴人,张希和就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们,观察猴子的肢体动作和神情,甚至追着耍猴人走几个村子。“我还用自己攒下的钱坐车到市里的动物园看猴子,有时候一待就是一天,都忘了回家吃饭。”
猴子们急躁、欢快、撕咬时的动作和神情都被他“印”到了脑海里,过后,他再凭印象创作出各式各样的泥猴儿。
为了让自己的泥猴技艺形成特色,张希和开始向生活学习。他当时的月薪是50元,从生活费中省出钱来买了大量书籍、绘画作品进行研究。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猴子的习性,观察猴子的神态动作,张希和甚至花35元买了一只猴子。
一有时间,张希和就观察、模仿、思考。“想要捏出以假乱真的猴子,就要把猴子的生活习性和表情动作搞通透。”
此后十多年间,张希和的捏泥猴儿手艺越来越成熟,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为了让自己捏出的泥猴儿更加逼真,张希和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太行山区一处驯养猕猴的基地观察,他整天和猴子们混在一起,观察它们嬉戏、打闹、奔跑、跳跃的神态和动作,用相机把它们拍下来,然后仔细揣摩、研究。
为了形成自己的风格,表现猴子的特点,他捏的泥猴儿面部表情丰富、逼真,极尽描摹之能事,身体却采用写意手法,几笔带过、仅有身体轮廓。他把这套工艺总结为“猴儿精,头上功,不求形似,求神情”。
由于猴子的习性、特点,以及各种表情动作在张希和的印象里非常深刻,所以他创作时得心应手,似信手拈来。此后几年,张希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得到了国内外艺术界的认可,作品还被初中美术课本选用,赢得了“鬼才泥猴张”的美誉。
几十年的捏泥猴儿过程中,除了一门心思的研究和观察泥猴儿,张希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上。几十年来,张希和广收徒弟,一大批弟子手持“泥猴”技艺走南闯北,在各地传承和发扬着“泥猴”文化。作为张希和的亲传弟子,禹州人刘彩霞就是其中的代表。
2000年,刘彩霞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张希和,并开始学习捏泥猴儿。“一开始捏的泥猴儿根本看不出来是猴子,更别提神韵了。”刘彩霞说。也许是看到了刘彩霞的刻苦与热爱,张希和只要去禹州,就会去指导她,看看近期的进展情况。
时间一长,刘彩霞捏泥猴儿的技术越来越好,2014年10月,张希和终于收刘彩霞为亲传弟子。如今,刘彩霞已经成为“泥猴张”的主要传人,并且在“泥猴”工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张希和明白,依靠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终将会被时代所抛弃。“民间艺术要赶上时代步伐,必须创新。”几十年来,张希和逐渐在转变,从只捏一些小动物,到开始制作大型雕像、群雕,他的艺术风格在不断发展,胆子也在壮大。
“猴柱、猴头燕,是汲取淮阳泥泥狗的造型风格;而猴山、猴窟,则是借鉴了佛教艺术的特色。”针对泥塑脆弱、不易保存的劣势,他开始和钧窑联合,努力在泥塑的朴拙之气和钧瓷晶莹、丰满的贵族气象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