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载风雨历程,始终无法熄灭王红阳对科学探索的激情与执着。在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下,王红阳创办的第二军医大学国际合作生物信号转导研究中心和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综合治疗病区,已经建成国内首个样品规范、资料齐全的肝癌样本库,形成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创新研究基地。王红阳所带领的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肝炎经肝纤维化病程致癌的关键节点分子及其调控机制,开辟了肝癌防治的新途径;研制出我国第一个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肝癌诊断试剂盒,现已获批进入国内外市场,有效提高了肝癌诊断准确率,在全球肝病研究领域频频发出“中国声音”。
王红阳认为,如今,中国肝病研究不仅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更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果。“中国科学家应该为肝病研究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这是中国科学家的责任和义务,是必须要做的事。”
学科交叉,触类旁通
优雅的笑容,从容的谈吐,得体的着装——与想象中不修边幅的科学家不同,除了专业与学术,王红阳给人的感觉,更多是温暖和亲切。“其实科学家也可以是‘立体’的,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科学家也需要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有时候触类旁通,更容易获得灵感和启发。”提到科学家,人们想象中大多是“每天围着实验台转,对其他事漠不关心的一群人”。在王红阳看来,这样的“刻板印象”并不准确。“很多科学家既有他自己深入钻研求索的科学领域,也有非常广泛的爱好范围,比如文学、摄影、绘画、书法。”
从部队卫生员,到中国工程院女院士;从临床研究医师,到破译癌症奥秘的科学家;从基础学科首席研究者,到认真严谨的博士生导师;从实验室里的科研高手,到生活中美丽大方的知识女性,王红阳无疑是科学界的“立体学者”。
谈及“立体学者”,王红阳认为,多学科的交叉和不同领域的融合对于科学研究是极其有益的。“有时候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也许在与其他学科的学者交流中,就能获得创新的出发点,使自己所在领域的难题迎刃而解。”
实验室里的王红阳。本人供图
本科时期学习临床医学,研究生专研免疫学,在德国读博期间,专注于生化领域,而博士后阶段又转入了肿瘤分子生物学。王红阳认为,自己的研究经历便得益于相互交叉的教育背景,而工作中,与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之间交流合作,也促成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任何人在某一个领域的涉猎,都不会是浪费时间。”王红阳建议,年轻人应该多思考、多学习,才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开卷有益。
面对迷茫,莫忘初心
每天废寝忘食,在实验室埋头工作十几个小时;日日争分夺秒,沉浸于细胞信号传导研究。谈起1995年,自己经过一年半的反复实验克隆出新基因“PNP-1”的经历,王红阳仍记忆犹新。
那时,王红阳在德求学期间痴迷于新基因的克隆与细胞信号传导研究。在测序技术有限的情况下,王红阳用最原始的手段,手工进行8000多次实验,终于克隆出了一种新的基因。
然而,成功的喜悦还没来得及涌上眉梢,她便得知了这样的消息:日本科学家在一个星期前发现这种基因,并将它命名为BAS。
失落、可惜、不甘,王红阳深知,科学领域里,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在导师和团队的帮助下,王红阳自我激励,重新整理状态,走出迷茫,开始了第二次科研长征。“基因很多,别人发现一个,你可以去发现第二个,也许有的人会放弃,但是我想坚守。其他国家可以,我们国家为什么不可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短短六年时间里,她和她的课题组在国际上先后首次发现、克隆、鉴定了人类及鼠类重要的6个新基因,并全部录入世界基因库。
王红阳指导学生做实验。本人供图
板凳须坐十年冷,王红阳觉得,这是身为基础研究者必须做好的心理准备。几十年的研究工作,王红阳早已习惯了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学会专注于与自我沉淀。
回忆起自己的经历,她不禁感慨:“这种过程现在说起来很简单,真正经历时却很煎熬,但是承受下来就走入了更高的层次。”作为“过来人”,她深知,对于年轻人成长来说,经历失败,或者从别人失败的经历中收获光明,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