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高管风采

韩东:从一个拉面馆做到10亿产业
发布时间:2018-07-13
文章来源:中国工商 余文武
分享到: 收藏
韩东:从一个拉面馆做到10亿产业

  韩东,回族,1964年2月出生于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现任全国工商联执委,青海省工商联副主席,广东省深圳市第五、六届人大代表,青海中发源公司董事长。先后荣获“青海十大创业青年”“青海省第二届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青海省光彩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全国饭店业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6月的盛夏,西宁城区中心地带又添一地标建筑。韩东和后续装修的工人一样忙得热火朝天。还有一个月,他的民族团结示范园一期工程就要正式开业。这种忙,是幸福的忙碌,虽累却很快乐。

  而在30年前的厦门,同样的是酷暑难耐的盛夏,一个拉面馆把韩东烤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眼看奋斗几年好不容易攒下的几万元积蓄所剩无几,再耗下去,将赔得更多。那个夏天,韩东不得不转让经营不到半年的拉面馆,带着遗憾离开了那片土地。

  同是夏天,不同的境遇。面对一个即将开业的购物、餐饮、休闲综合广场,再回想起那个曾经承载着创业梦想的拉面馆,韩东感慨万千:“一晃三十多年,就像做了一场梦!是这个伟大时代,让我得以实现梦想和抱负。感谢这个时代,感谢这个国家,感谢我们的党!”

  对于韩东的梦,很多青海人都做过,但韩东将梦想变成现实。如今,摆在他面前的不再是一个拉面馆,而一个10多亿的大产业,他的肩上承载着对青海饮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承载着在未来零售业变革背景下打造现代化综合休闲购物广场的使命与担当。

  勇于接受困难和挑战,韩东一步步走来。他的成长,是一本穷苦少年自主创业的励志书,也是一个沐浴改革开放春风不断成长的创业样本。

  第一个拉面馆就赔光了他淘的“第一桶金”

  化隆,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超六成的农民为贫困户。沟沟坎坎把全县“切”得七零八落,十年九旱,天灾频发。过去一提化隆,一个字,“穷”。

  韩东,就是出生在那个年代的化隆人。迫于生计,高中都没读完的韩东跟着父辈去拉萨修路。到了九、十月份,那里就进入冰冻期而不能施工,很多人都回到老家冬闲。只有17岁的韩东却选择留在了拉萨。

  干什么?喜欢读书看报的韩东想到了销售运动鞋服,他的目光瞄向了有着“中国侨乡”之称的福建晋江。晋江,改革开放以后民营企业最早活跃的区域之一,如今的“中国品牌之都”。当时,运动鞋服就是那里的“特产”。

  这一干,还真的对路了。随着往来于拉萨与晋江的次数越来越多,改革开放前沿的很多新鲜事也让韩东不仅开阔了眼界、长了见识,服鞋生意也越做越好,不到两年就回西宁买了两层独栋小楼。在西藏的那几年,爱吃家乡拉面的韩东遇到一个开面馆的青海人。看着沿海经济惊人的发展速度,他就建议那位老乡去厦门开店。当时一碗拉面在西宁卖8毛,拉萨能卖到1.5元,而在厦门则可以卖到2.5元。

  老乡看他有见识,人还实在,就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那位老乡还真开出了名堂,很快在厦门站稳了脚跟,每年将近有10万的利润,两人来往也愈发密切。

  要说在西藏卖服鞋,韩东也算是做得比较顺利,几年下来也有七八万的积蓄。这在当时,是父辈们想都不敢想的。但过了格尔木就容易出现的高原反应,还有老乡在厦门开拉面馆越来越的生意,都无时不在鼓动着他离开拉萨。而且,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不久,就有很多青海人纷纷拣起祖祖辈辈留传下来的拉面手艺,到外地谋生。而厦门就是他们进军全国的第一个根据地。

  1989年的春天,韩东怀揣拉萨淘的“第一桶金”,还有一个拉面创业的梦想,拉着几个青海做拉面的师傅一头撞进了厦门。他深信:“别的老乡能挣钱,我也一定能行。”就这样,改革开放春风劲吹的厦门,又多了一位创业者的足迹。

  然而,这里并不是遍地都能拣到黄金。拉面馆开业后,韩东就遇到的难题:潮湿,酷热,还有打不完、拍不尽的蚊子和蟑螂。从小生活在青海,不知什么叫热,也不曾见过蚊子和蟑螂。可这还不能完全逼人于绝境,最让韩东如坐针毡的是客流和利润。如何把面做得更地道,如何吸引招揽食客,他只是照着葫芦画瓢,并没有多少餐饮经营方面的技术和实践经验。

  开业没半年,日渐稀少的客流,还有每天雷打不动的房租、水电费和工人工资,越来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躺在用椅子搭成的简易床铺上,韩东愈发感到,商场之上光靠勤劳和热情远远不行,“千人千味”的餐饮行业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干好的。

  一个闷热的下午,韩东支付完工人工资,办完店铺转让手续,带着遗憾离开了这片伤心之地。那一次,曾经攒下的家底几乎归零。

 


责任编辑:士轩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