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邓茜
作为这两年中国创投领域最热的项目,共享单车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而且还在加快“出海”的过程中让中国“创新红利”惠及越来越多的海外用户。如今,从新加坡到伦敦,从西雅图到鹿特丹,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国共享单车的身影。
对于为何加速扩张海外市场,ofo小黄车公司首席运营官张严琪日前在英国牛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的大城市都存在拥堵和污染问题,我们让大家回归自行车,不仅可以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让出行更方便,还可以使城市变得更清洁。”
今年以来,中国两大共享单车企业先后登陆英国市场。在伦敦、牛津、剑桥、曼彻斯特、索尔福德等城市,ofo小黄车和摩拜单车均已开始本地化运营,受到当地广泛关注。
对于在英国市场的前景,张严琪认为,依靠在不同层次和规模的中国城市所积累的运营经验,中国共享单车企业通过不断改善商业模式,已基本可以适应世界不同城市的需求。
据张严琪介绍,目前ofo小黄车已经进入17个国家和地区。伦敦等国际大都市与中国一线城市相比具有人口密度大、科技应用成熟度高、智能移动设备普及以及移动支付已为消费者所熟悉等一些共同点。不同点在于自行车道不多,人们的出行习惯不同。
张严琪表示,在海外业务推广及合规的过程中,需要与当地政府等各方进行充分沟通,短期内扩张速度虽然没有像在国内那么快,但这种扎实推进有利于长期发展。
中国共享单车在海外发展也面临竞争,一方面是中国共享单车同行陆续“出海”形成的竞争,另一方面是与当地共享单车服务的竞争。例如伦敦当地就有已经发展5年之久的共享单车服务。
对此,张严琪认为,对用户来说,有竞争才会有服务的改善与创新;对企业来说,参与的企业多了对于用户习惯改变、监管政策调整具有推动作用。而与当地同行的竞争,中国共享单车具有一定技术和成本优势。
目前,英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共享单车很多都是有桩共享单车,运营成本明显高于中国投放的无桩共享单车。这些有桩单车服务需要政府补贴,或者由商业机构赞助才能持续。而中国共享单车完全商业化运营,不需要政府资助,这也是当地政府欢迎中国共享单车进驻的一大原因。
张严琪认为海外发展机遇大于挑战。他指出,海外市场是一片“蓝海”,足够广阔,而中国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富有竞争力,并具有互联网化、规模扩张迅速、运营成本低等特点,受到当地政府欢迎。
不过,张严琪表示,“出海”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企业在逐渐走向海外的过程中,如何打造全球化视野,管理好本地化团队,将商业模式的价值理念传递给不同文化背景的当地管理团队。而其中,人才培养是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