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团队实现碳纤维产业化的梦想,一举打破发达国家的垄断和封锁
【身边的大国工匠】“碳痴”张国良的故事
张国良(中)在研究碳纤维生产线。 肖婷婷 摄
年近50岁的他,从最初连碳纤维分子式都不会写的门外汉,一头扎进碳纤维领域中,心怀对国家的责任、凭借对技术的痴迷,带领团队一举突破了发达国家对碳纤维技术的封锁,实现了我国碳纤维产业化的梦想,并占据我国碳纤维市场销量的70%。
他就是张国良,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熟悉他的人评价:“别看他是企业老板,但技术上,他可比技术人员还要专业!”
在张国良心中,“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技术创新。”
碳纤维的梦想
碳纤维被称为“新材料之王”“黑黄金”,因其具备强度和模量高、密度低、耐高温、耐腐蚀、导电好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用装备、交通运输、风力发电、压力容器等军民产业。
2005年,张国良为自己的公司找寻新项目时,碳纤维进入他的视野。
“虽然我国的碳纤维研究已有40多年,却一直无法实现产业化,而掌握这项技术的日、美等少数国家又长期实行技术封锁和垄断,导致碳纤维在我国市场始终供不应求,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发展……”听到业内人士痛心疾首的介绍,有着朴素爱国情怀和浓厚部队情结的张国良决心,“一定要完成碳纤维产业化。”
当时,国内的碳纤维研究基本还局限于实验探索。专家们对张国良的想法也是一片质疑之声:“碳纤维难度太大,有些国内企业几个亿砸进去,连碳纤维原丝的影子都没见着,你能行?”
“哪怕倾家荡产,也要造出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张国良把打拼多年的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全身心投入碳纤维产业化之路。
2005年9月29日,碳纤维项目正式启动。多年从事纺织机械的生产经验让张国良敏锐地发现,碳纤维的生产原理与腈纶的生产工艺有相通之处,不过技术要求更加苛刻。
认准了目标,张国良把自己完全抛进了碳纤维的世界:他查遍有关碳纤维的信息,记下3000多个主要工艺数据,从决定搞碳纤维的半年多时间里,他读过的相关书籍和资料足足有两米高;几个月时间,他几乎找遍国内碳纤维的专家。这股痴迷的劲头,为他赢得了“碳痴”的称号。
“我在实现一个梦想,我被梦中的激情所燃烧,做出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8年前,这份由64行散文诗组成的“特别报告”打动了江苏省科技厅厅长,从最初反对张国良做碳纤维到之后的关注,进而全力支持。
也因为这股痴迷的劲头,一群满怀碳纤维“中国造”梦想的人,带着几十年碳纤维研究的经验、拖家带口来到连云港,跟随张国良组成了一支“碳纤维产业化国家队”。
攀上了碳纤维的珠穆朗玛峰
简单来说,碳纤维的原丝就是“无瑕疵”的腈纶,再将原丝经过碳化就得到了最终产品——张国良近40年的老搭档李怀京向《工人日报》记者解释碳纤维的原理。
然而,要真正做到“无瑕疵”和实现稳定的碳化过程,其中历经了多次失败、多次攻关。
从实验室技术到产业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没有设备、没有技术,除了自主创新,张国良和他的团队别无选择。
自己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回忆过往,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席玉松形容,“常常有种苦海无边、回头无岸的感觉”。
在不断失败、不断攻关中,张国良带领团队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生产线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成熟度不断提升:2007年成功生产出第一批碳纤维;2010年,100吨T300级碳纤维规模生产,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国内碳纤维市场的长期垄断;2015年成功攻下了干喷湿纺T700碳纤维工艺,成为我国唯一、世界第三个攻克这一工艺难题的企业;再到T800批量生产、百吨级T800原丝线向千吨跨越……
有人形容,张国良带领团队“攀上了碳纤维的珠穆朗玛峰”。
技术上永远领先一点点
在碳纤维生产步入正轨后,张国良持续加大碳纤维的后道制品研发力度,将碳纤维成功应用到碳纤维自行车、碳纤维小提琴、碳纤维羽毛球拍、纺织机械零部件、空轨列车车厢等民用产品中。
研究技术是张国良最大的爱好:碳纤维电动车的最初四款图纸都是他亲自设计的,碳纤维小提琴的灵感则源于他从国外带回来的一个音响……
在企业里,张国良建立了一个独特的创新平台——技术讨论沙龙。每天这里有很多场技术讨论会,每个人都可以喝着咖啡,在这里轻松地进行技术交流。他每天都要参加一两个讨论会,大概80%的时间都用在讨论会和生产线上。
不论是过往带领企业在纺织行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逆势而上壮大发展,还是后来艰辛的碳纤维产业化攻关之路,张国良不断成功的秘诀,就是“在技术上永远比同行领先一点点”。(记者 张锐)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