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行业楷模

抗美援朝老兵青藏高原修路记
发布时间:2019-01-07
文章来源:新华每日电讯5版
分享到: 收藏
抗美援朝老兵青藏高原修路记

  ▲上图为20世纪70年代的雪山乡,下图为今天的雪山乡。

  (图片均由雪山乡政府提供)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夏晓、李琳海

  在青海三江源阿尼玛卿雪山脚下的雪山乡,当地政府正在修建一个陈列馆。在这个人口百分之九十九为藏族的雪山乡,牧民群众都知道一个汉族干部。

  他叫陶振华,这位抗美援朝老兵曾在高原留下了一段动人的修路记。他带领群众凿山修路,从此让雪山乡不再“冰封雪山”。

  雪山乡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镇,平均海拔4200米。由于地势险峻、封闭,直到上世纪70年代,雪山乡还是玛沁县唯一不通公路的地方。阿尼玛卿山下的雪山乡距离玛沁县城86公里,当时却有54公里不通车路段,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以出行,骑马往返需要走七八天。

  老人们回忆,这条羊肠小道基本悬在峡谷、山腰间,人走在上面只能四肢并用攀扶爬行,马匹牛羊经过都十分艰难。特别是在冬天,河道结冰,山坡沟壑流水形成冰瀑,行走在上面,稍不留心就会跌入谷底,危险至极。若遇大雪封山,生活在雪山乡的牧民就要与外界隔绝半年以上。

  没有公路,群众需要的生产生活物资进不来,畜牧产品出不去,导致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1973年,来自山西的抗美援朝老兵陶振华接任了玛沁县雪山公社的书记,第一次走上这条“天路”他就见识了这条路的狰狞:只能站住一双脚的小道,牵马行走很是费劲,说是骑马出行,还不如说人牵着马,马拉着人行走。

  陶振华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修一条通往外界的路,让生活在这里的乡民走出大山,造福子孙后代。经过两年的调研走访,他最终决定带领干部和群众自力更生,打通雪山乡通往外界的道路,结束雪山乡不通路的历史。

  “立下愚公志,与天斗、与地斗,向大山大河宣战。”这是陶振华对自己和乡亲们的要求。

  1975年5月1日,“东雪公路”在玛沁县东倾沟乡三岔路口正式开工。而正在修建的陈列馆也打开了一段从1975年5月1日“东雪公路”开工建设到1978年10月通车的历史——一群牧民,在一个瘦弱汉族干部的带领下,放下牧鞭,拿起铁锹,扛起锄头,去完成父辈们做了一辈子梦却又不敢去实践的事业。

  陈列馆的墙上挂了12幅水墨画,展示着乡民们修路时的种种艰辛;而那些放在展柜里锈迹斑斑、历经风霜的工具,讲述着这群平凡人的动人故事。

  当时仅20岁的才桑加入了修路“大军”,用他的话来说,修这条路可以用“拔树撼山”来形容。

  “牧民根本都不会用铁锹、锄头这些农耕工具,都是从零开始学。修路也没有具体分工,铺路修桥一起干。”才桑说。

  当时修路任务重,土方石方量大,工具常常不够用,他们只能勒紧裤腰带,用自己的口粮来换取;架桥和修建涵洞需要大量的水泥,他们只能自建石灰窑,从大山里背下能烧出石灰的石头,反复试验,烧成后用石灰换取水泥;开山凿石非用炸药不可,毫无化学知识的牧民,却在“一硝二磺三木炭”的启示下,反复试验,在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在草原上响起来牧民自制土炸药的爆炸声。

  陈列馆有一幅图记录了几名乡亲手托一个木制框架在路上丈量的情景。当时参与修路、担任公路指挥部医生的达日杰在回忆录里写道:“难度比较大的是坡度加弯道的测量和定线。大家想出个‘绝招’,用几根长杆扎出大致与汽车前后长宽一样的长方形,人抬着架子模仿汽车拐弯来划定需要的宽度。”

  如今,达日杰的《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玛沁县雪山公社修路纪实》收藏在陈列馆里。

  “最困难的时候就是修桥。乡民们要跳进湍急的河里组成人墙把水挡住、让水改道,才能把桥架起来。还有炸山的时候,修路人员要把自制的土炸药绑在身上,吊下悬崖装炸药。”才桑回忆道。

  “哪里最困难,哪里就能看见陶书记,困难的活儿都是党员带头干。”他说。

  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乡民们用了4年时间将峡谷中的“拦路虎”一个个清除,公路一寸寸向终点接近……

  1978年10月,喜讯终于传来。《青海日报》报道称:“10月1日,东雪公路胜利竣工通车。”自那时起,对雪山乡群众而言,山不再高,外界也不再遥远。

  路,给藏区百姓带来了希望。

  “路修好了,我们才有机会去镇上、县里看看,发现外面的牧民都住上漂亮的房子,而我们那时候还住帐篷。回来后就有了修房子的想法,通了公路,我们也能从外面把盖房子的材料运回来。”才桑说。

  在才桑的记忆里,80年代,雪山乡里有了第一台电视机;90年代,乡里有人骑上了摩托车,家家户户开始盖房子;到了2000年,越来越多的牧民家买了小汽车,乡民们的生活逐步好起来。

  水电网、寄宿学校、乡卫生院、垃圾处理站等现代基础设施也逐步在曾经“与世隔绝”的雪山乡得到完善。

  雪山乡乡长旦正才让说,有了路,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雪山乡目前共有牧户653户2237人,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

  旦正才让说,雪山乡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阿尼玛卿雪山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但发展当地社会经济的前提是要保护好自然环境。“外面的所有的先进的东西我们都欢迎进来,但是我们现在最关注的是环境,所以不要把垃圾带进来。我们有修路的精神、自力更生的精神,同时也树立起了环保的精神。”

  2017年底,一条新的高速公路“花久高速公路”通车,连接县城到雪山乡的路进一步缩短至1小时,乡民们出行更加便利。

  玛沁县副县长、雪山乡党委书记旦巴达杰2011年来到玛沁县工作。他说,虽然他没有见过陶振华书记,但下乡入户的时候牧民们经常讲起陶书记的故事。

  如今的陈列馆内,雪山乡群众自愿捐献2万元为已离世的陶振华修建了一尊半身像,上面敬献着洁白的哈达,藏族百姓用自己的方式纪念这位与雪山乡群众并肩创造奇迹的汉族干部。

  “当年陶振华带领牧民群众艰苦创业,他用真情和一种大爱架起了藏族群众和汉族干部之间的心路,这是一条脱贫致富路,更是一条民族团结路。”旦巴达杰说。

  采访途中,记者重走了当年陶振华书记和群众修建的“东雪公路”。这条路蜿蜒在大山之间,时而紧倚悬崖峭壁、时而行至河谷深渊处,不难体会当初修路人的艰辛以及坚韧。而老路不远处,几十米高的高速路桥墩从谷底拔地而起,与老公路形成鲜明对比。

  记者不禁感慨,在改革开放40年的壮阔浪潮中,藏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青藏铁路通车已过10年,现在果洛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机场。当我们习惯了笔直宽敞和高速的公路,听惯了大型机械设备开山凿洞的轰鸣声,看惯了天堑变通途的奇迹时,我们更应该记住陶振华和当年修路的牧民们,是他们用涓涓细流书写干事创业路,用润物无声写下这首民族团结之歌。


责任编辑:士轩

网友评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