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行业楷模

点燃奋斗的精神火种
来自中国脱贫攻坚战场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8-12-05
文章来源:新华每日电讯5版
分享到: 收藏

  “生活有希望了!一定要干好!”

  仿佛变了个人:每天早上五点多他就起来喂猪,然后把猪粪挑到茶园肥地,再去修摩托车,直到天黑才进屋。赶上茶叶收获季,炒茶到凌晨一两点,早上五六点就起来去卖茶。

  “现在早上醒来,想到一天能挣一两百块钱,浑身是劲。”他有了小骄傲,“房子、老婆、孩子、票子都有了,记者都来采访我。”

  去年收入超过了8万元,他主动申请脱了贫。

  最深的贫困,是心灵绝望。

  最彻底的脱贫,是志气升腾。

  改变一个“懒汉”,要耐心细致转变他的思想。

  改变一个问题多多的村庄,要坚决持续改变村里的风气。

  “莫上黎掌坡,偷的比卖的多”。这曾是游走四方的小贩们为山西省蒲县黑龙关镇黎掌村编的一个段子。

  这个千余口人的贫困村,过去三四千元的电动麻将桌就有近20桌;一户人家本来家当富足,迷上赌博后一个月内输了十几万元,“连新打下来的玉米都输干净了”;村里喝酒闹事、打架斗殴连连,婆媳大战、夫妻离婚不断。

  最有名的是“四大懒汉”:“老大难”席年保、“事篓子”席金才、“甩手掌柜”席全保、“扑克迷”席纪奎,四个人无所事事,成天凑在一起打牌玩耍、议论是非。

  村民们说:“‘四大懒汉’要是能成事,公鸡能下蛋,西山出日头!”

  “老大难”席年保今年56岁,多年来身体不好,腿不得劲。他走到哪吃到哪,村里人嫌弃也没办法。有一次刚发了低保补助,他转身就买猪头肉全吃光了。

  32岁的郭伟是派驻到村里帮扶的“第一书记”,2015年到村里就一头扎下去摸底调研。问题症结找到了,就是要从改变村庄的风气入手——

  “要暖暖大家的心,给大家创造一个想干事、能干事的环境。”郭伟说。

  先树榜样。郭伟主持开评了首届“黎掌好人”:17个获评“好人”有的身残志坚、有的孝顺老人、有的带头致富……

  再重点锁定“老大难”,郭伟试过很多办法,可席年保就是不动。

  今年5月,郭伟和席年保约定来个养猪“比赛”:郭伟花钱买头猪仔,年保也买个猪仔,看谁养得肥。实际上,两头猪都放在年保家,郭伟的那头由年保代养,养成了算年保的,赔了算郭伟的。

  听着猪仔在猪圈里哼唧,想到郭伟自掏腰包500元,席年保坐不住了,一天爬起来喂3次,还经常去地里拔猪草……半年过去了,这两头猪都养到了180斤。

  看到“老大难”都养起了猪,牌友“扑克迷”席纪奎坐不住了,找了郭伟,恳请村里帮他贷款5万元养牛……

  终于,黎掌人忙起来了。村里建起了30个蘑菇大棚,家庭养猪存栏量达到500多头。村民组建的木工队和运输队,也已开赴各地。黎掌人说,虽然现在全村脱了贫,但不能停下来歇脚,还要往乡村振兴的前程奔……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陕西省延川县,是作家路遥成长的地方,沟壑纵横,土地贫瘠。

  小说《平凡的世界》里对饥饿挥之不去的描述、对改变命运的渴望,感染了无数人。

  如今,这片土地一派新气象。

  延川县二八甲村的地头里,64岁的尚风义整天忙着伺候他的“心头宝”——15亩地的500多棵果树。

  贫困户哪来这么大的“本”?

  原来,村里用“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农户”模式,将集中建设的果园承包给贫困户,既解决了他们无力前期投入的问题,又能劳动增收。

  想养鸡,可借鸡生蛋——扶贫企业向贫困户借出100只小母鸡,贫困户养殖后,每只鸡归还20个鸡蛋就可以;

  想养牛,可借牛生仔——养牛合作社将牛租给贫困户并提供全套技术服务,生下小牛归贫困户,一年后大牛归还;

  ……

  平凡的世界里,完全可以孕育不平凡的梦想。

  16岁的甘肃省积石山县前庄村东乡族女生马晓红回到校园半年,读了图书馆里的50多本书。

  有科幻小说,也有介绍马云创业经历的书。“将来有机会也创业试试。”梦想在花季年华萌发。

  其实,就在半年前,马晓红还辍学在家。从13岁开始,她就回家伺候瘫痪的奶奶,帮忙干家务。“闷得很,没有朋友说话。”

  马晓红的班主任、高关中学语文老师赵殿俊三次做她父母工作,告诉他们现在女孩也要上学,学费全免、生活有补助,终于让她重返校园。

  以马晓红现在的年纪,人生规划还是不断变幻的,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大山不会再禁锢她了。

  离开学校时,记者问马晓红:

  “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吗?”

  “相信!”

  “相信自己的生活会越变越好吗?”

  “相信!”

  这个扎着马尾辫、眼神闪亮的女孩,回答是那么坚定,点头是那么干脆。

  紧要关头要咬定目标,激发斗志攻坚克难,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定能实现反贫困斗争的伟大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已经有68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现在还剩下3046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

  时间更加紧迫、任务更加艰巨:有待攻克的很多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难在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是因病、因残致贫;

  难在有相当一批村落自然禀赋恶劣、缺乏发展条件;

  难在有相当一些地方教育基础薄弱、贫困代代相传;

  ……

  但,千难万难,有志气就能克难。

  32岁的陈泽岭,身高只有1米2,却是安徽省灵璧县姚山村扶贫工厂的“大明星”,厂房外墙挂着他的大幅照片和事迹介绍。这让他很有面子。

  因为得了先天性侏儒症,以前他一直觉得抬不起头,整天不出门,一个朋友也没有,在家也很少说话。

  扶贫干部劝他去村里的公益性扶贫工厂试试,他一开始本能地拒绝了。既不想出门被人笑话,也怕学不会丢人。

  “你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试试,还能挣点钱呢。”“工作很简单,看几遍就会了,你没问题。”……

  他终于答应一试。在这家生产渔具的工厂里,有道工序是用机器把铁丝切成段。照看一下机器,及时更换铁丝就可以了。看了几遍,他就学会了操作。

  “我能自己挣钱了,还交到了朋友,买了手机!”新的生活开启了,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如今的陈泽岭每月打工挣1500元,回家后还要割草喂羊、种玉米……每天都有的忙,却越忙越高兴。

  在记者追问下,他透露了自己的“秘密”:正攒钱准备盖新房、娶媳妇。

  正因为市、县两级财政去年8月份投入45万元,在村小学旧址改建厂房、增添设备,整体租赁给村里一家民营渔具厂用于开办扶贫工厂,才为陈泽岭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基本条件。

  这个扶贫工厂目前帮助了81名贫困群众增收。他们有的直接在厂里上班领工资,有的把零件带回家简单加工赚取一些加工费。

  全国贫困户中,因病因残致贫的比例超过了一半。对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群众,简单“养起来”可能带来一系列新问题。因此用心帮扶、因人施策就变得更为重要。

  36岁的刘莉,带记者参观宁夏永宁县闽宁镇立兰酒庄酿酒车间。

  “葡萄酒在发酵罐完成发酵后,需要在橡木桶陈酿12到16个月,之后要抽出检测各个成分的稳定性。”这位生产主管行走在庞大的酿酒设备间,介绍葡萄酒的酿造工艺,专家范儿十足。

  刘莉特别喜欢这个工作。不仅收入翻番、离家近,而且可以和大学生、研究生技术员学到新知识。她随身带着个小本子,上面记满了收获。“感觉像是打开了人生的大门,很有前景。”

  谁能想到,5年前的刘莉和她100多位乡亲们,过的完全是另一种生活。

  那时,她生活在老家西海固地区隆德县大麦沟村。缺水是最大的“苦”。

  大麦沟村村民要到3里外的山崖下拉泉水吃,去晚了只能排队等水。刘莉记得,有一次打完水爬上坡,脚一滑水桶滚到沟底,她绝望地坐在地上缓了好久,才鼓足勇气捡回水桶、重新排队。

  这片缺水的土地把大家都困住了。高中都没有读完的她,只能在家种地、带孩子。

  2013年,政府动迁大麦沟村村民,易地搬迁到闽宁镇。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建设起来的闽宁镇,不仅有水源,还有对口协作带来的产业、机会。

  刘莉一家住进了两间水泥房,自来水入户,还有太阳能。

  她开始在外地客商投资的酒庄葡萄园当锄草临时工。因为干活利索又好学,刘莉成了正式工,一点点学会了工艺流程,当上了生产主管。去年底还去了“有史以来去过的最远的地方”西安参加了培训。

  刘莉常和一起搬出的女伴们交流。自从搬到了闽宁镇,大家普遍收入提高。“闽宁镇有更多就业机会,妇女收入提高了,孩子上学的条件好了,连婆媳关系都变好了。”

  像刘莉一样,通过易地搬迁走上脱贫之路的全国有870万人。

  1900多公里——这是王谈拿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专门查了从家到北京的距离。

  王谈的家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的远山村,无论往哪个方向看,看到的都是山。此前,他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县城。

  今年8月份,王谈在父亲陪伴下,先坐汽车再换乘火车,用了近两天才来到北京。一路“忐忑激动”。在火车上,王谈第一次看见长江、黄河,“心潮澎湃,感觉未来豁然开朗”。

  王谈的双胞胎兄弟,今年也考上了四川大学。小山村里飞出“金凤凰”,王谈很清楚,这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帮助。

  2016年以前,王谈家还是贫困户,父母只有小学文化。兄弟俩进入高中后,不仅免除了学费,每年还有3500元助学金。上大学前,又都拿到了每人每年8000元的助学贷款。

  迎来喜讯的不只王谈家。

  从2012年起,广西陆续出台面向贫困地区招生的系列专项计划,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近1.6万名。一些名校鼎力支持,制定了专门招生计划。

  许多爱心人士主动帮助贫困孩子。他们中有些以前就是贫困学生得到过资助,现在有能力了就主动帮助他人。

  都安县高级中学老师韦喜凤说,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播最根本的办法,更多贫困学子需要人生出彩的机会。

  “我特别喜欢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就是要用这种精神去努力学习。希望将来能够为父母、为家乡、为国家做一点事情。”浓眉大眼、一脸阳光的王谈说。

  播下希望的种子,就有未来丰硕持久的收获。 (记者刘铮、王敏、姜刚、王井怀、何伟、成欣、王昆、邹欣媛、刘彤)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



 
责任编辑:士轩

网友评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