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5日18时,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发布了2017年地球卫士奖,塞罕坝林场荣获“2017地球卫士·行动与激励奖”。这是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奖项第一次颁发给河北。
陈彦娴代表塞罕坝林场发表获奖感言。记者 商棠 摄
塞罕坝林场第一代务林人陈彦娴代表林场发表获奖感言。她提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称赞塞罕坝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在今天的中国,习近平主席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家喻户晓,它通俗而深刻地讲清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塞罕坝的故事印证的也正是这样一个绿色道理。还有许多像塞罕坝一样的绿色奇迹,正在让古老的中国更加生机盎然。就在塞罕坝林场所在的河北省,越来越多的绿色铺满大地。我们相信,种下绿色,就能收获美丽,种下希望,就能收获未来。
塞罕坝林场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曾经森林茂密、鸟兽繁多,由于历史上的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北方沙漠的风沙肆无忌惮地刮入北京等地。1962年建场以来,三代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营造出112万亩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将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目前的80%,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林场荣获“2017地球卫士·行动与激励奖”,标志着塞罕坝精神和实践在国际上具有可借鉴、可复制意义,是对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贡献,也代表联合国对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充分肯定。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塞罕坝林场退休职工陈彦娴,林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副场长于士涛,代表三代林场建设者前来内罗毕领奖。刘海莹表示:林场已经有55年的发展历史了。这期间,人们一直在种树,像哺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培育、保护这片林子,让绿色在高原荒漠生根、蔓延。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中国一定能创造更多的像塞罕坝这样的绿色奇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地球卫士奖创立于2004年,每年评选一次,由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给六名在环境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单位),其中亚洲及太平洋、非洲、欧洲、北美、南美、西亚六个区域各一名。地球卫士奖是联合国表彰来自世界各地杰出环保人士和组织的最高奖项。迄今为止,包括奥委会主席罗格、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在内的40多位环境领袖,获得过此项殊荣。
今年的地球卫士奖共设有五个奖项,分别是:政策领袖奖、商界卓识奖、终身领袖奖、科学与创新奖以及激励与行动奖。而来自我省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则凭着55年的不懈努力,把荒漠变绿洲的的感人事迹,荣获了地球卫士奖的激励与行动奖。
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索尔海姆在颁奖典礼上,宣读颁奖词,并为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务林人代表,陈彦娴、刘海莹、于世涛颁发地球卫士奖。全国政协常委、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以及共享单车企业摩拜单车,也被授予今年的“地球卫士奖”。
联合国环境署新闻司司长兼发言人纳伊桑·萨巴向记者表示,“地球卫士奖”经历了最严格的评选,获奖者都是全世界在环境保护领域最为杰出的事例与人物。“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今年多个获奖单位来自中国,我们看到他们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巨大投入与奉献。通过这些获奖者,我们看到了中国在环境保护之中许许多多激动人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