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志愿者在广州市番禺区市广路路边一个偏僻窝棚里发现一位拾荒阿婆、81岁的老人张玉绞,老人自述是广西宜州市北山镇龙安县独山屯人。这位来自“刘三姐故乡”的老人会哼唱多首山歌,被熟悉的志愿者称为“山歌老人”。有附近村民告诉记者,老人在此处窝棚居住了十多年了。志愿者们发起了一场“帮张阿婆寻家”的网络行动,广西、广州多名志愿者加入其中。
近日,好消息传来,老人家乡派出所方面称已找到了老人家属,老人女婿致电志愿者称,将前来广州确认老人身份,如果是,便将接老人回家。
蜗居:在路边窝棚住了十多年
9月初,志愿者尚丙辉收到志愿者“嘟嘟姐”提供的线索,在番禺区市广路路边一片偏僻林地里发现一位独居阿婆,“在一个低矮窝棚里住了一个驼背阿婆,环境比较恶劣,一个人很可怜!”
9月10日下午,尚丙辉与志愿者“嘟嘟姐”等多人一起去探望阿婆。东找西寻,终于找到了阿婆的住处,眼前的一切让志愿者们惊住了。窝棚是废弃的木板、塑料布、铁皮搭建的,又低又矮,窝棚外多处是捡来的废弃木料塑料瓶等垃圾。“有人在吗?”志愿者多次询问,老人才有应答,尚丙辉与志愿者推开摇摇欲坠的木门,弓着腰进入窝棚,里面景象更让人惊讶。一张铁架床,上面堆满了蛇皮袋、棉被、零散衣物,枕头有些黑,床边则放置了一些锅碗瓢盆。在窝棚外,有一个火灶,是几块石头临时支起来的,锅里煮着芋头和土豆,灶坑里还闪着火星。阿婆表示,这是她一天的饭,煮一次,吃一天。
食物从哪里来?阿婆用手指了下窝棚旁一块平地,那里种植了芋头、辣椒、芭蕉和木瓜。至于日常用水,阿婆则表示是从旁边水沟取水。有附近村民透露,老人在这里住了十多年了。
自述:2003年于此落脚 常有好心人来帮衬
随后,志愿者蹲下来与阿婆聊起了天。志愿者尚丙辉给阿婆打开一罐八宝粥,问阿婆吃不吃,老人点点头,“好吃么?”“这个东西很好吃,我一辈子都没吃过!”面对尚丙辉递到嘴边的八宝粥,阿婆像个孩子,大口大口品尝起来。等老人吃完,尚丙辉开始询问阿婆的基本情况,阿婆戒备心理很强,加之阿婆方言浓重,有些话听不懂,只是说自己是广西宜州独山屯的,其他的信息就不愿多说了。
9月12日,志愿者再次来到阿婆住处,这次带来一位广西籍志愿者波仔。他已经从事志愿服务三四年了。
语言相通,多了份亲切感,波仔与阿婆慢慢聊了起来。阿婆告诉波仔,自己名字为张玉绞,今年81岁,1992年,阿婆跟着同乡人,从老家广西宜州的独山屯来到广州,后来辗转去了上海和杭州,最后又回到了广州。2003年,自己就在这里搭起了木棚,开始拾荒为生了。阿婆还告诉志愿者,自己有三个孩子,分别是阿明、阿秋和阿英,两个女儿一个嫁到桂林,一个嫁到柳州。在和志愿者交谈时,阿婆还唱了几首电影《刘三姐》里的山歌,有模有样。
“最近身体不是很好,不能拾荒了。多亏好心人资助一些物资,比如一些旧衣服、食品等。”阿婆表示,虽然生活困难,自己身体一直还算好,“我自己种了一些芋头、蔬菜,有得吃,没病没灾,日子还过得去。”
寻家:广西广州两地志愿者加入寻亲行动
老人家人在哪里?他们知道老人现状吗?志愿者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发起一场“帮张阿婆寻家”的网络行动。
9月13日,志愿者英子将老人基本资料整理发布在网络上,志愿者波仔则挨个联系广西老乡帮忙转发,并查证老人信息。其他志愿者将老人的情况转发到多个寻亲志愿者群里,寻求更多帮助。
经过多方扩散,多名热心志愿者组建了一个名为“帮张阿婆寻家”微信群,微信群成为一个信息汇总站。“现在群里有16名志愿者,主要是广西当地志愿者,他们在开展地毯式搜索搜寻老人家人信息。”尚丙辉告诉记者,一位广西河池的志愿者实地走访了老人的家乡独山屯,从村民口中了解到张婆婆改嫁过几次,且老人家人已不在村中居住了。
近日,群里又有好消息传来。一位广西志愿者表示,9月17日下午,当地北山镇派出所民警表示联系上了张阿婆女婿,家属表示近期会从广西来广州确认阿婆身份,如果是,会接阿婆回家。
在等待家人到来的这段时间里,志愿者更加忙碌起来,他们要帮助阿婆收拾好临时窝棚,以保证阿婆居住安全。“广西志愿者负责找人,广州志愿者一定要照顾好老人。”志愿者英子表示,现在基本上每隔两天,就去探望一次老人。
街道常去探访送温暖
9月20日,记者联系到番禺区钟村街民政科人员温女士,她告诉记者,近年来,街道方面已关注到了蜗居在荒地窝棚里的张阿婆,也保持常态的义工探访。“我们多次去劝说阿婆,希望能帮她回家,但是她拒绝提供基本信息,并表示与家人关系不好,不希望回家。”温女士还表示,老人搭建窝棚的地方属于钟村街诜敦村,是一片未开发的土地,阿婆以及附近街坊都有在这块暂时闲置土地上自耕自种。
“为了保障老人安全,每当遇到台风等天气,我们都会提前让阿婆转移到临时的庇护场所,以确保人身安全。冬天会给老人送去棉被等物资。”(记者 肖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