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叶兰花,51周岁,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法院作人民陪审员已有13个年头。我的名字挺美,可惜貌不如名,皮肤黑又长斑,这些年风吹日晒“摧残”的;声音嘶哑,医生建议我少说话,但我的嘴就是停不下来。作为一名人民陪审员兼调解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当好家事纠纷的和事佬,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我曾在柯城区荷花街道兴华社区任副主任,期间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浙江省社区领军人才等荣誉,现已退休。总结多年社区工作经验,我感觉现在的基层调解工作越来越难做了:以前的矛盾大多是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现在的“疑难杂症”种类越来越多;以前有矛盾纠纷,会找上门来要求调解,现在有些人喜欢闷在心里;以前做调解工作,道理讲明了、气理顺了,基本就能解决,现在既要讲道理,还要讲法理。
不要小看人民陪审员的工作,我陪审案件的类型主要是离婚纠纷等家事类案件,事虽不大,但我认为该类案件对家庭和社会的破坏性却不小。每个案件背后就是一个可能走向破裂的家庭,一个面临单亲的孩子,一个被冷落的老人,以及好几个可能反目成仇的兄妹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民陪审员参与法院家事调解,护航社会和谐的意义就显得非同寻常。
有一个调解结案的案件,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两位原先关系亲密的邻居,因琐事引发纠纷直至双方最后恶语相见,动手推拉。原告张某96岁的母亲在推拉中被误伤摔成骨折,被送往医院紧急治疗。而被告刘某却认为,张某和自己的丈夫平时关系亲密,内心颇有不悦。为这事,两家均诉至法院,双方都情绪激烈、言语不一。根据该情况,我与法官一道分别找了双方及他们的子女,又到医院看望老人,详细了解老人伤情及近况。一个多月里,我协助法官调解了十多次,耐心说透感情账、法律账、经济账,最终双方达成了赔偿协议,和好如初。
2010年,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我创办了公益性质的兰花热线工作室,24小时接听市民咨询。每当我听到曾经的当事人一声声“兰花姐”亲切的称呼,看到曾经的“冤家”现在化干戈为玉帛,以及为我找来治疗喉咙的偏方,还有政府授予我的各种荣誉,我觉得一切都值了。
(罗德鑫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