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行业楷模

浙江省血液中心献血服务一科:献血车里书写热血青春
发布时间:2017-07-24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网
分享到: 收藏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大医精诚》:“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有一群医务工作者,他们的工作地点是街头巷尾,工作环境是不足十平方米的献血车。他们全年无休,每天的工作都是从零开始。或许你曾经在街头与烈日下拿着宣传单的他们擦肩而过,也曾因为他们的宣讲而奉献出自己的爱心。

  全国青年文明号、浙江血液中心献血服务一科在其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血液人。

浙江省血液中心献血服务一科:献血车里书写热血青春
  浙江省血液中心献血服务一科“青年文明号”集体。浙江省血液中心献血服务一科供图

  凝聚爱心 涓涓热血为生命接力

  “和所有的医疗卫生的同行一样,我们共同的目的都是救死扶伤。”献血服务一科青年文明号号长周丽告诉记者。

  这是留给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也是还未被大多数人所理解的“血液人”的初心。

  “但有所不同的是,我们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健康人群,向他们宣传无偿献血、提供采血服务,并对采集的血液进行一系列检测、成分制备,最终用于医院临床挽救病人。”周丽说。

  与其说是医疗工作,无偿献血更像是一项凝聚无数社会爱心人士奉献之心的公益事业。

  在血液尚无替代品的今天,健康人的血液就意味着患者的生命。

  “我们的工作,一方面是为患者提供安全、充足的血液,另一方面是让献血者真正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性,积极支持无偿献血事业。”周丽告诉记者。

  医院的抢救治疗分秒必争,血液供应的意义不可小觑。献血服务的工作任务就是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去。献血者通过献血奉献出自己的爱心,献血服务工作者就是桥梁和纽带,将一份份爱心凝聚,为病人送去流动着的生命的希望。

  “一年365天,让血不断,让爱延续。”是这个青年文明号团队的目标,目标的背后,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奉献与坚持。

  由于采供血工作的特殊性,除了每天必须保证出车外,每逢节假日,当大家出游和享受家庭生活时,对献血服务一科青年文明号的成员来说,却是忙碌工作的开始。

  记者采访中就认识了这样一位年轻的护士毛文思,爱笑的她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刚开始工作那会,由于工作忙,连续几次节假日都是在献血车上度过的,家里人其实挺有意见的。有次春节,我正在龙翔献血车上采血,突然发现妈妈走了上来。原来是因为看我回不去,妈妈就决定来杭州陪我过春节。给她介绍了我们的工作后,妈妈为了支持我,还献了血,还是我给她采的呢。”

  谈到自己的工作,检验医生徐强告诉记者:“做检验的时候,经常遇到别人问你,你们总是动员别人来献血,那你们自己献不献啊?这个时候我都会特别自豪地给他们看我的献血证,当然献啊,我们科室只要符合献血条件的,每年都会参加献血。”事实上,徐强已经献血达16次。

  他们既是无偿献血的工作者,更是无偿献血的参与者。据记者了解,目前科室已有6人达到了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的标准,在自己踊跃献血的同时,科室成员还动员自己的家人、朋友无偿献血。
 

浙江省血液中心献血服务一科:献血车里书写热血青春
  “我为七一献热血”活动。浙江省血液中心献血服务一科供图

  劈波斩浪 积极面对工作挑战

  或许很多人以为,无偿献血工作就是采个血,其实他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实,工作压力也挺大的。2011年,由于郭美美事件网上的恶意炒作,街头献血和高校学生献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看着空荡荡的献血车心里特别着急。”回想起几年前的事情,周丽眉头紧锁。

  “当时就觉得不能让这种情况再继续下去了。我们青年文明号的成员群策群力,想了许多办法。”周丽对记者说。

  “比如在高校献血方面,由于同学们都喜欢上网,我们就通过网络和学生们开展互动交流。由于白天同学们要上课,我们就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给他们做无偿献血知识的普及。”负责高校献血联络的周丹护士向记者介绍到。

  功夫不负有心人,据了解,2013年高校的献血情况就出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总献血人数达17897人,比2012年增加3897人,献血量上升138.08万毫升,增长36.7%,临床用血压力得到了缓解。

  “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临床用血量在以每年10%的速度不断攀升,而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临床用血量的增长速度。”献血服务一科金志坚科长向记者介绍。

  “目前临床60%以上的用血量来自街头献血。天气寒冷或者持续高温天气、电商行业快速发展,这些原因都使街头人流量大大减少。加之整个社会对无偿献血的知晓度低、社会氛围不够浓厚,都使我们的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金志坚说。

  在临床用血量持续攀升的今天,血液采集任务的艰巨常常让他们无心睡眠,社会的质疑也会让他们常受委屈。

  为了让大众关注献血,每季度,青年文明号都会开展市民开放日活动,进行知识讲座和献血环境参观,为市民答疑解惑,让广大市民从心理上接纳无偿献血。此外,还会针对高校学生开展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对于工作中的困难,献血服务一科始终积极面对。

  “献血者的理解和支持、患者的微笑和感恩是支撑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徐瑶瑶,一位漂亮的85后护士这样说。

  青年争先,文明向前,“青年文明号”是一个称号,更是一种责任。

  虽然不上手术台,穿着白大褂的“血液人”做的却是一项足以影响全社会的工作。他们在提供挽救患者生命的血液同时,也在传递城市文明。

浙江省血液中心献血服务一科:献血车里书写热血青春

  2016年浙江省医疗卫生保障综合应急演练。浙江省血液中心献血服务一科供图

  勇挑重担 关键时刻迎难而上

  不同于在诊室为病人治疗的医生,献血服务工作者的身影总是出现在街头巷尾。

  浙江省血液中心献血服务一科的工作场所是分布在杭州17个平均面积不足10平米的献血车,正是这17辆小小的献血车承担着全浙江省应急用血和整个杭州市各医院所需临床用血的采集任务。

  仅有47位员工的献血服务一科年均接待献血者达16余万人次,全年采血量48吨,占浙江省年采血量的三分之一,人均采血量更是位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在“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7·5公交车纵火案”“8·2昆山爆炸事故”等突发公共事件中,献血服务一科都高效、圆满地完成了献血者的招募、组织和血液应急采集工作,为医院抢救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血液供应。

  2016年,杭州举办了全球瞩目的G20峰会,献血服务一科更是作为血液保障任务的具体执行团队,担负起了血液采集的重任。

  金志坚告诉记者,“根据峰会血液保障工作方案,血液储备任务安排在七、八月份展开。这两个最热的月份街头人流大大减少,血液采集是个不小的挑战。”

  关键时刻迎难而上,面对困难,献血服务一科从未选择过退缩。

  “烈日下,我们的科室成员顶着酷暑奔走在街头,向过往的路人进行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同时,科室青年文明号主动请缨,增设街头献血点,平均每周增派了12个献血车次。”金志坚回忆说。

  “但是不同于以往的血液采集,由于Rh阴性血型在白种人中的比例高达15%,而在我国汉族人群中仅为3‰,峰会期间的Rh阴性血液保障成为了又一大挑战。”金志坚对记者说,“为此,我们对杭城Rh阴性血型名库进行了整理,对成功动员参加G20峰会应急保障的近千名献血者分成Rh阴性血的三个保障梯队,进行分时段分血型献血安排,使得Rh阴性血库存量同比增长167%。”

  就在作者即将结稿之时,杭州一家餐馆突发燃爆,死伤数人。号长周丽给记者发来消息:“战斗模式开启ing!”

  他们,又像战士一样冲到了抢救伤员的第一线。

  据了解,21日晚,杭州的许多献血点直到11点多才结束了工作。(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王思雨)

责任编辑:美杉

网友评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