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行业楷模

开创丝胶在再生医学中研究应用新领域
王琳:根在祖国,事业在祖国(知识分子风采)
发布时间:2017-05-30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收藏
王琳:根在祖国,事业在祖国(知识分子风采)
  王琳在工作中。

  资料图片

  如果不是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见到她,我们很容易认为这是一位白领丽人,很难联想到,这是一位35岁的青年科学家。“其实我觉得自己真的不能算是科学家,只是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王琳很认真地纠正旁人称呼的头衔。

  王琳一直从事外人看来深奥的再生医学研究,多年来并不为人所知。直到今年2月,她因在再生医学领域卓有成效的研究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她和她的研究工作才被外界逐渐了解。

  研究不必跟风,冷门也出原创

  王琳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中心主任,这是她2011年回国创建的华中地区第一个再生医学中心。她的系列原创工作开创了丝胶在再生医学中研究和应用的新领域,为多种疾病与创伤的修复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使我国在该领域走在了国际前沿。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从事原创的科学研究。”王琳始终铭记老师的教导,“科研工作的价值,归根到底要看是否做出了真正有影响力的工作、解决了哪些重要的科学问题;或者是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能够用于造福人类。”她常提醒自己,要脚踏实地做不浮躁的科研、做对患者有用的工作,而不仅仅在于追求发表论文。

  王琳开始丝胶的研究,有点偶然。一次与学生们讨论问题时,她发现,丝胶的医学应用是罕有人涉足的冷门领域。我国是丝绸大国,几千年来,人们一直使用加热法处理蚕茧, 以去除粘连蚕丝的丝胶,得到纯净的丝素制造丝绸。而丝胶长期作为缫丝行业的废料被弃置和忽略,并且人们对其生物学功能的认知是很不完整的。这一下点燃了王琳的研究热情,她一直在寻找适用于组织修复的生物材料。

  王琳和她的团队随即开始了对丝胶的攻关。通过反复实验,团队首先否定了前人认为丝胶具有强免疫原性,会刺激人体产生强免疫反应的结论。此后,王琳进一步发现,丝胶具有良好的细胞黏附性、稳定的天然荧光特性和优越的成胶性能。这意味着,它有可能被制成在人体内自然降解的医用材料,为人体组织再生修复效力。

  走在一条全然未知的路上,王琳也非常忐忑,“当时其实并不知道研究能不能成功,我们艰难积累了3年多,很多项目都经历了数百次的反复实验、失败,才逐渐出结果。”拿丝胶提取来说,既要保持结构完整,又要保证生物活性,不同温度、试剂、蚕茧类型,一个条件变了,就要上百次重新实验。通过几年的深入研究,团队终于提取出结构完整的纯丝胶蛋白,在国际上首次成功研发出适用于外周神经修复的丝胶神经导管、适用于中枢神经修复的生物支架、修复心肌损伤的水凝胶及多种多功能新药物载体。

  解决患者病痛,激励催生动力

  “前段时间,几乎天天都有患者打电话或者大老远跑到我们实验室来,希望用我们的成果治疗他们的疾病。看到他们那充满期盼的眼神,我再次感受到自己日复一日搞科研的价值所在。”一直跟随导师王琳的博士生李晓麒感慨地说。印象最深的一位是从山东赶来的50岁左右的农民,清晨7点医生还没上班就守在实验室门口。他的女儿因为外伤导致腿部残疾,他说已经试过所有的治疗方法,这里是他唯一的希望。实验室科研人员向他反复解释,目前研究尚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还不能直接用于临床治疗,可他仍迟迟不肯离去。

  “自从我们的科研工作被报道之后,慕名而来的患者很多。”王琳动情地说,“患者的病痛让人揪心,这也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这些都激励着我们进一步努力,赶快推进实验室科技成果的临床转化。”

  多种创伤可导致人体失去较长的一段外周神经,目前的外科医生通常会考虑患者自体神经移植。但这样的治疗,势必会在患者身上造成多处损伤。王琳说,如果用丝胶生物材料制成“神经导管”,可将两个断点桥接起来,引导神经在导管内重新生长。当神经修复完成的时候,导管本身也已被降解,不必再经二次手术取出,可减少病人的痛苦。针对老年人群中高发的脑卒中(中风),王琳团队设计了丝胶神经支架,以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神经元,目前已成功用于小动物实验。

  “做出真正对病人有用的成果,缓解他们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王琳坦承,从目前的科研成果到临床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这些患者,给了她和她年轻的科研团队更多坚持下去的理由和动力。

  听从内心召唤,永怀赤子之心

  狭窄的实验室里,满满当当的实验设备,分割而成的各类无菌实验室,小而拥挤。各类设备、器材之间,挤着约20多位学生和科研人员,显得如“大班额教室”一样,进出困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一栋不起眼的旧门诊楼里,“藏着”王琳和她科研团队的实验室。

  “之前一直在国外顶尖医学实验室工作,国内的硬件条件和国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国家给了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更好的机会和宽广的平台,我特别感谢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让我们有机会回到祖国、从事自己热爱的研究工作。”王琳说。

  长久以来,王琳一直有种特殊的报国情节。她出身于医学之家,父母都曾在海外留学深造,父母学成之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举家回国。父母至诚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

  “祖国对我有无穷的向心力,我觉得爱国和爱父母一样,是一种非常朴素、自然、发自内心的感情,这种爱是用行动来表达的。”谈起在美国布朗大学、哈佛大学求学、工作后回国搞科研,王琳觉得自己选择的,看似追随父母的足迹,其实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

  而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给她的一片赤子之心搭建了归国的桥梁。“在国外,我可能还要经历很多年才有机会独当一面,才能自己选择研究方向。而国家对青年科研人员的重视,让我们这样的归国学者能够在创造力最好的时候开始独立原创的研究。” 而正是这由年轻人独挑大梁的舞台,才孕育出了这独辟蹊径的创新成果。    本报记者  禹伟良  田豆豆

  《 人民日报 》( 2017年05月30日 04 版)

责任编辑:美杉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