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娥耐心地给几名病人解答了疑问,叫上服务站里的杨医生去给袁阿姨的女儿做体检,随后自己拉着袁阿姨来到办公室细细询问。
“好多天没见你了,家里还好吗?”被李秀娥一问,袁阿姨的眼泪就掉了下来。老伴因为心梗还在住院,智力有问题的女儿也离不开人,这次老伴的病还花了不少钱,“我真是觉得活不下去了。”
李秀娥拉着她的手说:“你过几天来我这儿办理一个‘家庭医生’手续,这样我们的医生每周都会去你家上门检查,一周给你们送一次药。这些都是免费的,但是你得尽快过来把手续办了。”
“谢谢李院长,要不是你这些年帮我,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过了。”袁阿姨说着,眼泪又流了下来。
李秀娥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胜利西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对象是周边的4个居委会,总共有4万多居民。像袁阿姨这样家里有病人、家庭经济情况又不好的有很多。
记者了解到,李秀娥每年都会给服务站周围的老人、五保户、贫困户、残疾人等免费检查身体,给他们免费送药、送医疗救助金……从2008年到现在,李秀娥的“奉献”从未停止。
扶贫助老,帮他们安度晚年
1997年,李秀娥从厂职工医院走向社会,开始做社区卫生服务站。“我们这个社区很特别,周围是很多厂子的职工宿舍。这些厂有的破产之后职工下岗了,没有收入来源,很多人可能从此就自暴自弃了。我在这工作这么多年了,总是尽力去帮他们,能免费的就免费。”
几年前,李秀娥一直照顾着的一位王大娘去世了,但王大娘在去世之前,硬是找人扶着自己来到服务站,说什么也要把自己唯一的一百块钱给李秀娥。“她当时站也站不好,还想给我跪下,一边掉泪一边把钱塞到我手里。”李秀娥说着也哭了。
扶残济弱,帮他们找到生活的力量
在胜利西社区卫生服务站里,记者还见到了小杨医生。她在服务站工作已经9年了,如今月工资接近5000元。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小杨医生其实是一个身体有缺陷的人。在当年的求职路上,她没少因为自己的缺陷碰钉子。
小杨天生脊柱弯曲,找工作被拒绝的次数多了,她就想了个主意。“当时她来应聘,背了个双肩包,个子不高,一看就是很老实的孩子。但是我看着她就感觉好像有点不对劲,又说不上来。”
虽然心里有些疑虑,但小杨的专业水准得到了李秀娥等人的肯定,她被录用了。第二次来到服务站准备签合同时,李秀娥觉得还是得再问问清楚。她把小杨叫到一边,问她是不是身体有哪里不太好。
“我一问,她马上就哭了,说‘院长我不是故意要骗你的,我是被拒绝怕了,才背了书包装装样子的。’”李秀娥告诉记者,她从医多年,深知残疾人生活和工作的不易。“她业务能力强,人又踏实肯干,我凭什么不要她?我不仅要录用她,还得培养她,让她成为一个好医生。”
就这样,小杨在李秀娥这里一干就是9年。在这期间,她结婚成了家。李秀娥谈起来满是骄傲:“她是残疾人,又是个女人,我得让她有赚钱的能力,只有这样,她在家里才有地位,才能说得上话、做得了主。”
除了小杨,还有3位残疾人也在胜利西社区卫生服务站里工作。他们有的是按摩医生,有的是保洁员。“我得让他们能挺起腰杆做人,给他们一份做人的力量。”
全家动员,爱心从小家延伸到大家
在自己家里,李秀娥照顾着生病多年的婆婆;在社区里,李秀娥照顾着有困难的老人和残疾人。爱心从她的小家庭延伸到社区这个大家庭。
从小看着母亲照顾奶奶,李秀娥的儿子也对老人孝顺有加。不仅孝老之风在李秀娥的家中传承,为他人奉献爱心,也成了李秀娥家庭的另一个家风。
在李秀娥的影响下,儿子、儿媳也对公益事业十分热心。2013年,李秀娥和丈夫王涛以小孙女的名字,在潍坊市慈善总会设立了爱心基金,“我们希望小孙女以后也能像我们现在做的这样,尽自己的能力,去服务社会,奉献爱心。”(记者 姚建 王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