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联合报道小组 记者 熊莺 张玥)到桐梓县坡渡镇高粱村驻村一年多了,第一书记姚鸿章早已将自己当成了高粱村人。每每说到高粱村,姚鸿章总是以“我们村”作为话语的开头。高粱村人,也认准了姚鸿这个第一书记,“我们姚支书”成为高粱村人谈起姚鸿章的固有名词。
“走心”支书姚鸿章
到高粱村任第一书记,姚鸿章从主动请缨,初到高粱村时“打退堂鼓”,到现在舍不得离开,是怎样的心路历程?8月6日,记者跟随“从伟大转折到伟大胜利”联合报道小组走进高粱村,认识了这个“走心”的第一书记姚鸿章。
主动请缨驻村:这个工作总要有人去做
2015年3月,各单位派驻村干部的通知到了坡渡镇中心学校。最开始,中心学校是安排另外一名同事到高粱村挂任第一书记的,按照贵州省、遵义市的统一安排,这名同事还参加了驻村干部培训班,可就在准备正式到任的当口,同事家出了点“特殊情况”。
派驻村干部这个任务怎么办?学校领导犯了愁。
此时,有着25年党龄的姚鸿章主动提出:我去吧。
“其实,我家里当时也挺‘特殊’。”姚鸿章提起当时的情景,愧疚之情溢于言表,我妈妈当时正在医院做心脏搭桥手术,我爸爸中风一年多了,家里一摊子事情,就靠妻子打点。
“当时没多想,就觉得,这个工作总要有人去做。”姚鸿章知道,这个事情肯定会受到家人的反对。为了让事情更顺利,他一直瞒着家人,直到去高粱村报到。
“事已至此,他们就没了办法。”
为了尽孝,每个月妈妈复查的日子,姚鸿章都会争取陪伴左右。而患有心脏病、高血脂、动脉硬化的姚鸿章,也成了远在贵阳工作女儿的牵挂。每个星期给爸爸打电话,女儿都会关切地问:“身体还行吗?工作顺利吗?”
初到高粱村:我内心开始纠结了
在去高粱村之前,姚鸿章对高粱村其实并不了解,只知道这是一个桐梓县最北面的村子,既然要派驻村干部,条件肯定是比较艰苦的。
到高粱村的第一天晚上,姚鸿章失眠了。
没想到条件这么艰苦,坐车进村,那不平整的路面让车左右颠簸,坐在车里的人自动进入“按摩模式”。在第一天召开的大会上,老党员提出了诸如三年补助资金还没到位等等问题,让姚鸿章感觉“压力山大”。
在中心学校工作时,姚鸿章每天坐办公室,干业务也是轻车熟路。现在到这么艰苦的地方挂职,村里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千头万绪。
“在进村的第一天,我就开始盼望着驻村工作快点结束。”姚鸿章的内心开始“纠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