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创业英才

平均年龄仅27岁!首次活体观测到造血干细胞归巢全过程
中国“小”团队如何攻克世界科学大难题
发布时间:2018-11-22
文章来源:新华每日电讯5版
分享到: 收藏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琳琳

  20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中国科研团队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潘巍峻研究员带领一支平均年龄仅有27岁的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活体观测到造血干细胞归巢的全过程,破解了困扰科学家近半个世纪的学科大难题。这个年轻的科研团队到底是如何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独家解密。

  顶尖科技对决犹如“华山论剑”,唯快不破!

  上个世纪50年代,人类开始采用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办法治疗血液绝症;60年代,科学家逐渐认识到,“归巢”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前提。然而,造血干细胞到底是如何归巢的,长期以来人类一直无法打开这个“黑匣子”。

  2016年夏天,正在带队挑战这个世界难题的潘巍峻得知美国哈佛大学和纽约大学的两个团队也在开展该领域研究。“对比这两个团队,我们的实验设备略显逊色、团队经验远不如人,能否最终胜出只有战略得当,唯快不破。”潘巍峻回忆。

  随后,团队拧成一股绳,开始长达一年半的冲刺。在这段时间他们不断有零星突破。要不要马上发表?团队成员李丹彤说:“潘老师不止一次勉励我们要坚定信心、‘一战到底’,这一定会是重大科研发现;另一方面,要拿出200%的耐心,仔细分析实验数据,用扎实的实验把逻辑链条中每项空缺逐一论证补齐。”

  2017年12月,团队正式投稿《自然》。2018年2月,《自然》杂志3位审稿人在满满6页纸的回复中询问了几十个问题,考虑到工作量大,主审编辑允许团队先用6个月时间重点回答其中两个核心问题。

  “我和共同作者们商议后计划通过实验回答审稿人的全部问题。”经过三天的反复论证,潘巍峻简短地回复了《自然》。

  长时间冲刺并未结束,更磨砺人的冲锋还在后头。2018年春节,潘巍峻和三个学生都没有休息,他们分两班倒、24小时连轴转,不停地做着各种更具挑战性的实验。这种平均每天只睡3-4个小时的日子持续了三个半月。

  终于,艰苦的付出换来了扑鼻的“梅香”。当被问起为什么这么拼时,潘巍峻说:“顶尖科研对决犹如‘华山论剑’,闪念间就能一剑封喉,必须放手一搏、分秒必争,而且团队必须配合默契、集团作战,现在早已不是仅凭一己之力就能独闯天下的时代。”

  做科研也要有“归巢”心态,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归巢”是造血干细胞发挥其功效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在潘巍峻团队看来,寻找自然界最本质的规律、坚守学术最纯粹的本心,这种科研的“归巢”心态同样至关重要。

  科学研究的本心在哪里?“兴趣。”

  如何让本心纯粹?“念念不忘。”

  从1999年在中科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到今天带领学生攻克世界科学难题,潘巍峻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总结成长的心得,潘巍峻说:“兴趣是最根本的原动力,天赋占比非常少,大部分要靠后天努力。”

  上高中时,潘巍峻就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做化学实验,兴趣的驱动让他本科阶段选择攻读理工科专业。到了研究生阶段,在前辈老师的指导下,他发现生命科学探索的本质就是一个实验验证的过程,选择这个学科可以最大化满足自己的兴趣,由此,他将生命科学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科研领域。

  “兴趣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事业注脚,也正是因为兴趣让我对一个又一个科学问题深深着迷。”潘巍峻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前,科研供给能力的差距让我国科研人员客观上无法与国外展开对等竞争,许多科学家只能从事比较冷门的课题研究,‘引领’更是无从谈起。”潘巍峻说,而今,我国逐年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持续优化科研软环境,中国科学家纷纷去啃“最硬的骨头”。

  团队成员李美介绍:“潘老师在与我们讨论选题时会反复提到两个重要原则:一是,要瞄准学科领域最基础的核心问题,争取在科学原理上有突破;二是,核心机理的研究要瞄准人类健康,对未来疾病防控和治疗有所助益。”

  “时代这么好,我们怎么可以不努力!”潘巍峻说。

责任编辑:士轩

网友评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