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黄万鹏骑着马跳跃障碍(3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新华社记者吴锺昊、周密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农业小县,这里的人们养牛耕田、养狗看家,马与他们少有交集,许多人只在电视上见过马。不过,在县郊的阳光马术学校里,一群农村少年正梦想着成为赛场上的骑士。
穿上黑色骑士服,登上马靴,戴上头盔,手握马鞭,跨上马背,18岁少年黄万鹏神情专注。他轻轻地发出指令声,马儿慢慢奔跑起来……
从小父母在外务工,由奶奶带大的黄万鹏如果不是两年前来马术学校,他很可能在初中毕业后去学习美容美发,或者进城务工。
“但只要骑上马,感觉风吹过双肩,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他说。
黄万鹏觉得找到了自己喜爱的事情,但在周围人看来,“马术”就是去放马,还不如养牛来得实在。与黄万鹏同龄的周健为了去马术学校,拒绝了父亲让他在家照看700多棵橘子树的安排。“我就想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他倔强地说。
这所马术学校有50多匹赛马,其中有国产伊犁马,也有从国外引进的阿拉伯半血马,甚至还有两匹价格昂贵、引自国外的汗血宝马。
2015年,46岁的辛成华创办了这所学校。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校企合作,免费培养马术人才。作为资深“马迷”,他看到了中国马术运动蓬勃发展的未来。他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时18岁的华天代表中国参加马术比赛,给中国马术开了一个好头。
北京市马术运动协会与多家机构共同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7月底,全国马术俱乐部共计1452家,而2016年10月这一数字仅为906家;全国俱乐部拥有的会员总数已达97万余人。
“但能熟练掌握马术知识技能,还能顺畅地与客户沟通的马术人才很少,这些孩子未来的就业空间非常大。”辛成华说,现在学校90多名学生大部分已被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马术俱乐部预定。
不过,要成为英俊的骑手,他们必须面对满是汗水、尘土的考验。
“刚开始骑上去的时候,手紧紧地抓着缰绳,心里怕得要死。”周健说,马儿还会故意“欺生”,时而走时而停,“你越胆小,它就越捣乱。”
为了尽快与马熟悉,他们从铲马粪开始,了解每一匹马的脾气习性。每天为它们洗澡,定期修掌。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与马在一起。
曾经为照顾一匹生病的马,周健守了一夜,直到20瓶盐水吊完。“马是有尊严的动物,你要照顾它、尊重它,它才会让你骑在它的背上。”
在荷兰教练半年的培训下,他们掌握了马术的基本动作。结束培训的时候,学校举办了一场小型比赛,黄万鹏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第一名。
“获奖的视频刚好被爸爸的同事看见了,就拿给我爸看,爸爸特别骄傲地说,这是我儿子!那是我第一次被认可,成为爸爸妈妈的骄傲,感觉心里暖暖的。”黄万鹏说。
“头半年新鲜,第二个半年开始烦了,被逼着学,第三个半年全身心爱上。长这么大从未如此投入地做一件事。”他说。
两年时间,黄万鹏已经能熟练地骑马跳过一米多高的障碍。去年,一家上海的马术俱乐部向他开出万元月薪,心动过后,他还是拒绝了。
黄万鹏说,他为自己的未来做了详细规划:成为一名教练加骑手,在俱乐部发展会员,为会员打理马匹的同时,使用会员的马去打比赛,实现双赢。“要实现这个计划,我现在必须抵住诱惑,继续留在学校学习和训练。”他说。
周健也梦想成为一名马术教练,或者成为一名专业马术兽医。他现在已经可以解决学校马匹的一些基本健康问题。去年,学校组织他们去上海观看了世界级的马术冠军赛,让他们大开眼界。
“未来赛场这么大,我怎么还会回家种橘子。”周健说。
不仅如此,马术还治好了一些孩子的心理疾病。21岁的唐思琪小时候因为发音障碍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不喜欢和别人说话。接触马术后,唐思琪对马打开了心门。“我不害怕马,我觉得它们能够听得懂我讲话,是忠诚的朋友。”如今小小个头的唐思琪常常牵着身高2米的骏马,上马鞍、给马洗澡、打扫马厩,做起来像模像样,父母对女儿身上的巨大改变惊叹不已。
“马术让这些农村孩子的未来多了一个选择,我相信通过学习马术,他们可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马术学校的文化课老师吴庆德说。这位教书超过40年的老教师相信,马术能让这些农村孩子变得更加自律、自信和坚强。
眼下,这些年轻的骑手们将迎来他们第一次真正的马术比赛。
今年10月底,江西省将举办第十五届省运会。因为马术俱乐部的出现,江西首次将马术纳入比赛项目,并把赛场设置在宜黄县。为了迎接省运会,当地政府依托阳光马术学校,规划建设马术小镇,布置专业赛场,孩子们还将搬进新校舍。
“我一定要拿到一个好名次!”黄万鹏充满信心地说。这是他通往世界级赛场的起点,他必须要全力以赴。
新华社南昌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