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创业英才

扶贫亲历扎根笔记
发布时间:2018-07-27
文章来源:新华每日电讯16版
分享到: 收藏

  扶贫,先学会跟贫困户“说话”

  以我的经历来说,下乡调研最大的苦不是跋山涉水,不是蚊虫叮咬,不是雨打日晒,而是语言不通,交流不畅

  脱贫攻坚到了最后冲刺阶段,小问题有时也是大问题,比如贫困户的“说话”问题。

  有一次跟同事交流评估、验收的细节,同事担心,有的贫困户家里可能找不出一个人来跟专家顺畅交流。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怎么可能没有一个人会正常说话?

  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语言,从来都不是一个小问题。

  以我的经历来说,下乡调研最大的苦不是跋山涉水,不是蚊虫叮咬,不是雨打日晒,而是语言不通。语言不通,不但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有时还考验耐心。

  初到帮扶地区挂职,我和县里领导到最北端的村子调研,车在山路上盘旋了三个小时,我有点晕车,所以到那个村子后,我没怎么说话,主要是听他们讲。返程时,县里领导好像意识到了什么,突然问我:“今天我们谈话的内容你听懂了吗?”我苦笑。因为教训惨痛,后来大家时不时拿这事儿来调侃我。

  慢慢地,下乡次数多了,我逐渐可以听懂方言。有时候随行同志提醒村民说普通话,我还会拦一下:“不用,说慢点能听懂。”我以为这算是过了语言关,但我想错了。

  有次到一个贫困户家里了解情况,进门之后看见老人,于是跟他打招呼,对方全无反应。继续跟他说话,他还是没有反应。随行人员提醒,老人可能听不懂普通话。

  挂职以前到山区采访,听人说过会有类似情况。有些老人没接触过普通话,也没看过电视,所以不会说,也听不懂普通话。以前只是听说,没遇见过,这次真遇见了,有点无奈。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受到一线扶贫干部的技术门槛。

  和挂职干部交流,大家对此有同感。有些老人不会写字,只会说方言,听不懂普通话,这无形中增加了下乡调研和推动帮扶工作的时间成本,也增加了人力成本——入户走访,有时需要两个“翻译”才能顺畅交流。

  交流障碍不只发生在老人身上。有时贫困户能听懂普通话,但不会说、不想说。遇见陌生人,贫困户的习惯表达方式是笑,一问三不知。有的贫困户明明享受了帮扶政策,但因为表达障碍,可能会用最简单的方式回答,说“不清楚”,甚至说“没有”。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可就麻烦了,帮扶工作就全被否定了。改变这种情况,需要驻村干部去做工作。

  有一次和同事到贫困村采访,同事不想总听县乡干部说,想多找几个贫困户聊聊。但是因为表达障碍,大部分采访最终还是和县乡干部完成的。同事感慨,走到了贫困村,走进了贫困户家里,但最后还是没真正走到基层。

  遇见既不会写字,又听不懂普通话的贫困户,连记者都没辙,更不要说评估和验收的专家了。所以,语言从来都不是一个小问题。扶贫,先要学会跟贫困户“说话”。脱贫攻坚工作,越到后边,越会有更多类似细节问题需要解决。

  自助者天助之

  我从没想过,从深度贫困村的普通农户口里,能听到这些似乎在影视剧里才能听到的话

  每个贫困户都有各自的人生、不同的经历,一线扶贫干部面对的是千人千面。

  有些贫困户很不简单。下乡调研和帮扶,有时会坐下来和贫困户聊聊人生,常有意外的感动和收获。

  我们的驻村第一书记老宾进驻大坪村的第一年,住在一个贫困户家里。房子是个两层的楼房,老宾住在一层角落的那间,单独有个门进出。除了居住,老宾有时也会跟房东一起吃饭。后来知道,是房东主动提出让老宾住在他家里,我听后很感动。

  有次到村里调研,找机会单独跟房东聊了一会儿,感谢他生活上给予老宾帮助。他简单笑了笑。令人没想到的是,他话锋一转,提到我的家庭变故,反过来关心我家里情况。那次我们聊了很多,他也敞开心扉跟我聊起他的幼年、他的孩子、他的家庭。

  他小时候是个孤儿,吃百家饭长大,由此我理解了他对老宾的关心。他之前在外地打工,但打工不久,孩子在家生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病,需要人照顾。他思虑再三,决定放弃打工回家照顾孩子。他说自己小时候是孤儿,吃了不少苦,现在不想让孩子重复他的童年,体验他的不幸,这对孩子不公平。

  我有点惊讶,我之前从没想过,在贵州的大山深处,从深度贫困村的普通农户口里,能听到这些似乎在影视剧里才能听到的话。

  那一刻我在想,我们翻越千山阻隔,到西南山区扶贫,纵然心怀帮扶的赤诚之心,但万不可有施舍的优越感。不管我们面对的是体弱的老人,还是贫穷的孩子,我们都要以平等之心对待。物质上的贫困,不等于精神上贫困。

  老宾的房东令人惊讶之处不止于此。他放弃打工回到村里以后,因为没有多少积蓄,请不起工人帮他盖房子,于是他边学边干,硬是自己盖起了两层楼房。房子盖起来后,惊喜随之而来,周围的人看到他自己盖起来一栋楼房,纷纷来请他去给自己盖房。于是原本发愁生计的他,成了泥瓦工,出工一天有200块钱的收入。

  我很替他开心。所谓自助者天助之,他和他的家庭虽然因病致贫,但我相信,对于他来说所有困难都是暂时的,他的精神力量足以支撑他走过所有困苦。也许于普通生命而言,真正的不凡,不是轰轰烈烈,而是拥有一颗勇于直面现实的心。

  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国农民最朴素的美德:尊老爱幼爱家,勤奋自食其力。这种精神财富,是帮扶不来的。老宾房东的淳朴,除了带给我感动,也带给我压力。

  “最懒的”也勤了

  荒山巨变,改变的不只是荒山,还有贫困户的视野。村子里“最懒的贫困户”最后都争着往工地跑,没活干也要在工地盯着

  对于北方人来说,种田就是种地,田就是地,地就是田,田和地没有区别。但在西南地区,情况有所不同,到扶贫点不久,贫困户就给我上了一课。

  “家里有多少田?”“一亩。”“这么少?”“还有几亩地。”“那您家里到底几亩田?”“一亩。”“不是还有几亩吗?”“那是地。”

  我和贫困户的对话,搞得村干部很尴尬。他们似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但又不好意思说破。

  后来我求助本地人才知道,在这里,田和地不是一回事。对于山区的农民而言,田是好田,地不是好地。平地叫做田,但田很少。山坡地叫做地,土层很薄,不太适合传统种植。

  所以当地发展农业产业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田少地薄”,难以像北方那样,动辄流转万亩良田搞规模种植。不过,种不了农作物,可以种树,种茶树,种果树,种苗木。

  我还记得过完春节回到县里,县领导非常开心地跟我说,你如果回访去年调研过的村子,会感受到巨大变化,路在变,路两边在变,山在变,产业也在变。

  果不其然。扶贫点有个国荣极贫乡,极贫乡有个古寨。以前古寨是县里最引以为豪的旅游资源,但在我挂职的一年多时间里,古寨被保护起来,没有开发,倒是古寨周边把产业迅猛地做大,正在变成农旅一体化景区。古寨周边,以前不通路不见人的深山,现在变成满山遍野“四季有花”的苗木基地。基地大规模种植了金丝楠、紫薇、樱花、七星海棠等27种观赏植物,预计未来将达到60种。

  挂职结束前,我最后一次去苗木基地调研,正赶上紫薇花盛开。在大山深处,眼前是一种独特而壮观的美,场景让人震撼。如果不是蚊虫野蛮而执着地围着人叮咬,你很难想象,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撂荒的深山。

  还有更震撼的。有个叫五德的乡镇,前些年在山上种植了万亩桃园,去冬今春,他们又在旁边的山上新植万亩茶园。万亩桃园与万亩生态茶园连成一片,站在高处四下看去,满眼苍翠,一望无际。

  有次到山上调研,乡镇干部满是自豪地指着山的另一边说,以前和隔壁市州的县界不是很明显,现在界线清晰了,你看到树种到哪里,哪里就是分界线。

  从荒山到万亩生态茶园,过程不轻松,尤其是生态茶园被确定为省级观摩点后,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开始乡镇干部心里没底,怕做不起来。负责帮扶五德的县领导鼓励他们,一定要把硬骨头啃下来。

  荒山巨变,改变的不只是荒山,还有贫困户的想法和视野。刚开始干部担心找不到劳动力,只好一家一家去动员。但到后来,产业一天天有了雏形,只要大喇叭一喊,马上就能召集五六十个劳动力上山务工。扶贫扶志,这就是成效。一个领导讲,周边村子里“最懒的贫困户”最后都争着往工地跑,没活干也要在工地盯着。



 

责任编辑:士轩

网友评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