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的“背包”。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通常会背着一个筐,里边装着水和午饭。他们虽然辛苦,但自食其力,很开心。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田朝晖摄
【编者按】
脱贫攻坚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决战。
去年,新华每日电讯编委田朝晖被任命为新华社驻石阡扶贫工作队队长,挂任贵州铜仁市市长助理、石阡县委副书记,和战友一起,深入深度贫困地区和脱贫攻坚主战场参与扶贫。
一年多以来,田朝晖克服了孩子尚小、父母突遭车祸等巨大家庭困难,以顽强的毅力斗志,务实的工作作风,出色的工作能力,卓有成效地推动当地的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真心赞誉。他甘于奉献的扶贫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广受网民点赞,“国社扶贫,是认真的;派出的扶贫干部,是杠杠的!”“这样的好干部多一些,扶贫工作就能踏实一些”……
田朝晖同志还不忘新闻工作者本色,一手倾心倾力扎实扶贫,一手拿笔,采写发表大量石阡脱贫攻坚的报道,大大激励了当地脱贫攻坚战士气。
一年多,他见证了西南贫困山区的巨变,见证了一线扶贫干部的艰辛,也看见了最后一批贫困人群在这场决战中的真实状态。除了日常的报道,他还想把这段看似寻常实则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录下来,呈现出来,以这种方式向所有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致敬!
新华每日电讯特辟《扶贫亲历》栏目,还原这场决战中的点滴。
贫困村留人才,是门技术活
脱贫攻坚关键时期,要留住贫困村里最稀缺的人才——能冲锋陷阵的村干部,必须要有对应的举措
贫困村也面临人才流失问题,而且是最稀缺的人才。
我们定点帮扶的大坪村,地处大山深处,是深度贫困村。过去这个村子交通不便,产业基础弱,不过,大坪村的村干部配备得很整齐。去年以来,他们与我们的驻村第一书记老宾相互配合,稳步推进脱贫工作,各项任务开局很好。
但是今年以来,村里的两个主要干部陆续要辞职。先是监委会主任辞职去了县城的企业,收入很高,不好劝留;随后村委会主任老袁也要辞职,原因有两点:一是老袁本来就是做生意的,以前收入很可观,做了几年村主任,在收入上牺牲很大;二是孩子在县城上学,到了青春期,他放心不下孩子。
村干部辞职,问题可小可大。对于我们大坪村来说,村主任辞职是个大问题。如果不能把老袁留住,这个村子就很难再选出一个合适的村主任。老宾和乡干部轮番做工作,大家一起劝说,老袁最终答应留下来再干一年,帮助村里脱贫以后再考虑辞职。
可以说,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后来我跟老袁交流,他说自己明白其中利害,而且自己对这个村子投入了那么多感情,也不想在关键时刻撤劲儿。另外,他觉得我们从北京来帮扶他们,尤其是老宾长期住在村里帮扶他们,让他很感动。
挂职一年多,时不时会听到类似故事。现在村村都有合作社,有能力带领贫困户做产业的,基本都是像老袁这样的能人。以前他们大多在外边做生意,眼界相对开阔,懂点管理,了解市场。在脱贫攻坚的紧要关头,这些能人被村民选为村干部,回到村里带领大家创业,可谓正逢其时。
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能人回到村里,短期内势必要做出牺牲,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都会下降。所以,如何一方面保护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另一方面不能让他们做出太大牺牲,就成了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关键时期,要留住这些贫困村里最稀缺的人才,必须要有对应的举措。
地方上绞尽脑汁。我所帮扶地区从两个层面出台激励办法,一是推行村干部职业化,村干部干得好可以拿到“副乡级”的收入,二是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提高村干部工资的基础上,鼓励村干部通过做大做强村集体产业,进一步提高个人收入。
我们去年采写过一篇报道:《干得好,贫困县村干部“月薪”能过万》,发表在新华每日电讯头版,这成为一条轰动性的新闻,“百度知道”专门有人提问:贫困县村干部的月薪怎么样才能过万?这篇报道里提到的村支书就是一位能人。他过去在外边搞建筑,威信很高,后来被选为村主任(随后担任村支书)回村创业。他所在的村子2014年贫困发生率26%,但到了2016年,村子不仅脱了贫,而且村集体资产达到1600万元,合作社分红180万元。2017年,这位村支书的收入突破12万元。
后来我想,不管是哪种激励方式,包括新闻宣传报道,这都算是“待遇留人”吧。高科技企业留住人才要靠待遇,贫困村留人也要靠待遇,这点道理是共通的。唯一的不同在于,贫困村的人才更加匮乏,在脱贫的关键时刻,不容有失。
田间地头,成了运动鞋“主战场”
现在一线扶贫干部埋头工作,生活很单调,每天都是“三点一线”:宿舍、办公室、贫困村,少有时间锻炼
我所帮扶地区有很多异地任职干部,他们集中住在老招待所的楼上,为照顾好大家的生活,其中一间宿舍被改造成小食堂,用来保证早出晚归的干部们有口热饭吃;小食堂外边有个天台,天台中间有个乒乓球台,用来锻炼身体。
我在挂职期间,小食堂几乎没有断过火,节假日也不例外——大家习惯了加班不回家,小食堂也跟着日复一日地忙碌着。
和小食堂截然相反,乒乓球台每天从早到晚都很“清闲”,除了两个小孩偶尔上去踩两脚,或者食堂的大姐晾一下洗好的蔬菜。
我每次从小食堂出来,都会看一眼干净的球台,慢慢习惯了它的安静。贵州多雨,球台每天经受日晒雨淋,终于有一天忍不住寂寞,台面开裂,一发而不可收拾,裂缝越来越多,直到连小孩子都不喜欢上去踩一踩。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有挂职干部忍不住感慨。身边同事提醒,这两句诗用在球台身上,后半句正确,前半句有待推敲。
这个乒乓球台当年可是叱咤风云,为领导干部的身体健康立下过汗马功劳。曾经,每天吃完晚饭,总有几个领导聚在一起打上几拍,偶尔还会“挑灯夜战”,很热闹。
用食堂大姐的话说,以前领导们爱锻炼,不像你们现在这么懒,吃完饭就走。
大家听着笑着,谁都明白,现在不是懒,是累。平时下乡多,周末开会多,等回到食堂,大家要么走了一天,要么坐了一天,哪还有精力和体力摸球拍。
这种变化是最近两年慢慢发生的。
初到扶贫点,最让我惊讶的是当地人对体育运动的喜爱。县里每年会组织篮球联赛,各单位、各乡镇都派队参加,规模浩大,场面热烈;市里更是热闹,市委大楼门前就有一个篮球场,免费开放,一到晚上,干部群众就会打成一片。
但这种场面没有持续多久。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机关干部的时间轴被大大拉长,“朝九晚五”消失,甚至连周末都做不到“朝九晚五”。运动鞋的用武之地,从篮球场变成田间地头。过去下班打场球,回家一身汗;现在下乡归来,回家一脚泥。
有次和一个县领导交流,他说每次半夜回宿舍,感觉不只是累,有时还觉得自己像精神上的贫困户。想想也是,现在一线扶贫干部埋头工作,生活很单调,每天都是“三点一线”:宿舍、办公室、贫困村。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
前段时间,我们帮扶地区报道了一则新闻,两个一线扶贫干部因扶贫相识、相爱,但两人后来做出一个决定:不脱贫不结婚。听到这个故事,有人感动,有人怀疑是作秀。我和这位县领导交流,他眉头一皱:“不吃苦不知难啊,这事儿一线扶贫干部肯定都能理解。”
最近,小食堂也不如以前热闹了,有时候做好了饭,没有一个领导回来吃。
过去领导干部下乡,中午或晚上,紧赶慢赶总会赶回食堂吃饭;现在领导不只是白天下乡,晚上也经常到村里推进工作,甚至半夜还在摸情况,如果再回食堂吃饭,耽误时间。
小食堂和乒乓球台的冷热,真实反映了一线扶贫干部工作状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