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蟹壳里做道场”的新生代阳澄湖蟹农
15日,天还没亮,家住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的陈东就驾船驶向湖中,从围网里拉起一只只肥硕的大闸蟹。“今年天气好,蟹的个头比去年更大,价格也更高了”。掂量着刚刚出水的蟹,陈东高兴地说道。入行5年,他已然是一位熟练的蟹农。
“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阳澄湖位于苏州城东北,是中国最知名的大闸蟹产地。陈东家世代住在湖边,从爷爷开始就以养蟹为业,至陈东时,已是第三代。
10月是蟹农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陈东的日程表从早上6点排到第二天的凌晨3点,一天只有3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养蟹太辛苦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拼,像我家这样三代都是蟹农,在镇上已经是凤毛麟角”。虽然很累,但陈东并不后悔选择了这条路。
5年前,陈东还是一个在外奔波的销售员。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照顾怀孕的妻子,陈东放弃了城里的工作,接过了祖业,成为了一名新生代蟹农。然而从一开始,他就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围网养殖面积缩减。
捞上来的大闸蟹经过一番包装,就要发往全国各地。 钟升 摄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保证饮用水安全的考量,近年来,苏州市政府逐步减少阳澄湖内的围网养殖面积。陈东家的养殖面积也从十几年前的一百多亩缩到现在的仅十亩。他意识到,不能再单纯地靠养蟹糊口了。
陈东接手后,把父亲用来招待客人的2个包间重新修缮了一番,并扩充到12间,开始做起农家乐的生意。春天吃塘鲤鱼,夏天品“六月黄”,秋天尝大闸蟹。比起以前只有收获季吃蟹,“赚钱的时间点多多了”。
此外,陈东还会带着客人去湖里看如何养蟹、捕蟹,“把传统的养殖业做成服务业”。从口腹之外,令客人感受到大闸蟹的乐趣。随着网络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陈东也打破了父辈们坐等客商上门收购的习惯,开始将大闸蟹卖向全国。
“黄金周”期间,前来游玩的客人每天要消费掉陈东家200只蟹,另有200只每天发往全国各地。7天时间,光农家乐一项每天就有2到3万的收入。有些客人专程从东三省、云南等地赶来吃蟹,其中不乏年年赶来的回头客,甚至还有外国客人慕名而来。
在养蟹上,陈东也没有含糊。从老一辈自己培育蟹种,到现在找育种商精挑优选;从老一辈用手头材料调配饲料,到专门网购精细材料按科学方法配置。传统养蟹业的基干上,萌发出现代的新芽。
今年,为了应对养殖水域的减少,陈东加大了养殖的密度,并给自家的养殖围网中装设了一台增氧泵,令大闸蟹因缺氧而死亡的概率大幅降低,“几乎没死几只蟹”。收获时,陈东一算账,受养殖效率提升、大闸蟹个头更大等因素影响,虽然产量低于去年,收入反而增加了。而且,“这5年,年年上了一个台阶”。
对于未来,陈东还抱有一丝迷茫,他担心养殖面积会继续缩小。但对于政府改善环境和水质的意图,陈东则坦言自己非常认同。他用谐音打趣说:“‘养’在前,‘澄’在后,有‘养’有‘澄’才是我们阳澄湖嘛”。
如今在阳澄湖畔,农家乐已经成为了一项新兴产业。 钟升 摄
如今走在阳澄湖镇,每户农家前都有一只垃圾桶。污水管道的改造这几年也遍及了各家各户。曾经门前屋后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的乡村,已变得清新干净。镇里还渐渐出现了公共自行车、帐篷租赁等旅游服务。加上政府组织的油菜花节、彩稻节等旅游项目,到阳澄湖已不是过去的“除了吃螃蟹,还是只能吃螃蟹”。
看着这些变化,陈东非常欣慰。对于他来说,“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就是父辈留给我最好的资产”。他表示,自己作为一名新生代蟹农,会继续在这行干下去。他也期许着家乡能够更加美丽,不再仅仅因为大闸蟹而闻名全国。(记者 钟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