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创业英才

“城归族”:给农村带来新生机
发布时间:2016-04-05
文章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收藏
    “海归”这个称谓曾让人艳羡,因为这些曾在海外留学、工作的“海归”族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如今,一种比“海归”规模更大的“归”现象正在上演:众多曾经从农村到城市打拼的“外来族”选择向农村回归——人们称之为“城归”。

  “城归”们携带着在城市打拼中积累的资本、技术、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和产业运作经验回乡创业,怀抱着梦想和情感,为农村创造全新的生产组织模式,引进急需的创新因子。

  经济学家厉以宁称,“城归”的出现,意味着最大的变化就是——过去的人口红利渐渐消失,新的人口红利正在形成。

“城归族”:给农村带来新生机

     ▲上排由左至右为:曹席斌,车玉昕,周明辉,涂德军,武俊平;下排由左至右为:祁秋中,叶祥富,李先友,刘功成,杨雪梅。(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华社记者刘健、陈国洲、赵宇飞

昔日打工传奇,今天家乡希望

  建筑公司老板回老家种蘑菇,带动5000 多户乡亲增收致富

  20多年前,重庆开县青年农民祁秋中离家外出打工时,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跳出农门。然而几年前,经历千辛万苦从建筑工一路成长为建筑公司老板的他,出人意料地选择回到农村老家种蘑菇。

  这一年,他用搞建筑积攒的第一桶金创办了金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凭借在城市结交的广泛人脉,以及先进的企业化运作模式,公司生产的食用菌远销香 港、日本等地,年产值4000多万元。祁秋中说,20年打工经历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笔财富,而返乡创业,用好了这笔财富,实现了人生价值。

  一个祁秋中改变了一个村。几年来,5000多户乡里乡亲跟着他种蘑菇,户均增收1万多元。

  从农村到城市,再到农村,仿佛是一个折返跑,却跑出了祁秋中们的精彩人生,更跑出了农村振兴的新生力量。

  开县170万人,曾经近70万人长年在外务工,有“打工第一县”之称。最近6年,开县每年都有1万多名“城归”。这6万多名“城归”创造了开县 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创办经济实体占全县企业总数的50%以上,生产总值对全县的贡献率也已超过50%。重庆另一个打工大县云阳县每年回乡创业的 “城归”族也以年均50%的速度递增,他们创办的企业生产总值已超过100亿元,对全县经济贡献率达到40%。

  重庆梁平县天农八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文华成,曾是乡亲们口中的传奇,他离乡求学进入重庆主城区一家国有企业后,一步步成长为年薪数十万元的国企老总。然而,2014年文华成从国企辞职了,回到家乡带领大家一起卖柚子,让乡亲们看到了家乡富裕的希望。

  近几年全国闻名的“梁平柚”遭遇销售困境,最困难时有近50%的柚子卖不掉,果农纷纷挥泪砍树。文华成通过电商渠道卖柚,根据树龄越长口感、营 养越好的特性,创造出“年份柚”的概念,将柚子分成30年、50年、100年的类别进行网络销售。去年一共卖了1.25万吨柚子,销售收入8500多万 元,还将梁平柚的收购价从前年的4角提升了去年的1元左右,为当地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

  来自重庆市人社局的数据显示,市内外就业比例已产生逆转,从2008年的46:54转变为2014年的54:46。“城归”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归来”的不仅是游子

  从城市归来的,不仅仅是昔日的游子,还有农村发展急需的资本、技术、人才和全新的发展方式。

 

责任编辑:子京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