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创业英才

丁磊一直在江湖
发布时间:2015-07-31
文章来源:财经天下周刊
分享到: 收藏

偏执和工匠精神

网易做网游的15年里,早期对手包括北京的完美和畅游,上海的盛大、巨人和九城,以及福建的网龙。这些公司如今要么剥离游戏业务,要么售出股份,要么默默无闻,要么正从美国资本市场私有化,等着回国上市。“我们活得好好的。凭的什么?工匠精神。”丁磊强调。

工匠精神的着力点是产品。网易不像阿里巴巴那样以电商为核心,也没能像腾讯那样围绕着IM通讯工具构建商业生态。丁磊依然秉持一种朴实的理念——产品为王。对时下流行的生态系统、平台战略等概念,他并不追捧。为了打造好产品,在网易传统优势电子邮箱之外,18年来他做过很多探索和尝试。

网易音乐类产品有网易云音乐,今年7月用户数突破了1个亿。最初设计产品UI时,云音乐高级总监王磊和团队成员,同丁磊一起,数黑胶唱片正常播放时的转速,最终敲定云音乐播放界面中光盘转速为一分钟3转。黑胶唱片机的正常转速能达到一分钟70多转,这个转速用在云音乐界面看着眼晕。

网易教育类产品有网易公开课,去年底用户突破2000万。云课堂2012年12月上线后主打实用技能,做衔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综合性平台,目前有5000门课程,覆盖20多个领域。

2010年前后,新浪微博风头正劲,丁磊架不住底下人的反复建议,尝试做微博。4年之后微博不再时髦,网易微博用户也被迁入图片社交平台网易LOFTER。此外网易还有易信、有道云笔记等产品,与电子竞技转播配套、不假手于人的网易CC平台,以及做草根演艺的BoBo。

丁磊自称,他就像一个工匠,做了无数个杯子,装红茶的、装咖啡的、装牛奶的,不一而足,“不是说我每一种杯子都会做成功,中间也是反复推敲、打磨,才在市场上活下来。”

当所有人都在关心互联网风口的猪时,一直在做互联网的丁磊,早就养起了实实在在的猪。从2010年开始,在风景秀丽的浙江安吉山区,丁磊盖了很多猪舍。与绝大多数猪舍不同,这些猪舍设计考究,能够自动调温,还配备远程监控——你可以坐在办公室观察猪的生活!

“我布局产品的方法论就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在丁磊看来,机遇可以造就一个强势企业,但无法成就一个长寿企业。互联网风口的猪和低调的工匠之间,丁磊选择后者。

所谓工匠精神,必然以浩繁的工作量做支撑。

网易手游《乱斗西游》上线之后,面对千万级别的用户和持续更新迭代,团队一直处在超负荷状态。制作人表示,他们对游戏的成功“一直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有时,游戏更新任务完全不可控。网易游戏《天下贰》中有位玩家叫“不败狼王”,因遭遇车祸不幸去世。游戏开发组得知这个消息后,在游戏中的大海边为他竖立了一个雕像,永远留在了游戏里。

2015年5月20日,网易游戏发布会上,穿着休闲便装、戴着眼镜的丁磊与以往一样,拿着发言稿来到主席台前。短短千余字的发言中,他着重致敬了德国人做产品时的严谨和精益求精。

他也举了网易自己的例子。《乱斗西游》迭代4次,美术重构3次,主角人物有382个预设模型,淘汰了351个。在达到一般的上市标准后,又在细节方面调整长达半年。“玩家们对游戏的热爱证明了我们认真的价值。”他总结道。

不过,光有工匠精神并不是无懈可击的。网易各种产品之间少有深度协同,做得最多的只是互相推介、产品露出。正因如此,网易面对过质疑:有产品、没战略,重细节、缺格局。

网易发展与中国互联网同步,机会甚多,只强调工匠精神有时会显得保守,错过创新机会。网易离职员工的创业案例中,YY打破QQ的只手遮天、陌陌打破微信的一统天下。可惜的是,这些成功项目未能生长在网易机制下。大公司如何演绎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的交响曲,仍是丁磊面对的一个难题。

西游,西游,西游

网易的手游之路艰辛曲折。其中,适应手游创作规律,创造性地利用网易工作室平台 小团队模式,实现公司资源和团队活力有效结合是一个亮点。

2010年6月苹果发布iPhone4之后,丁磊让下属采购了一批,一部分给了网易新闻事业部,一部分给了游戏制作部,让他们尝试在智能手机上做产品的可能性。

次年11月,网易第一款智能手机端游戏《翻书大作战》推出。鉴于在苹果上面推出游戏难度较大,最终选择了在安卓系统首发。

当时,手游对所有人都是新事物,即便有多年游戏制作经验的网易也要面对手机端所提出的新挑战。手机屏幕小,运算能力有限,交互手段无法像PC端那样有很多空间可放,还要尽量利用玩家的碎片化时间,在三五分钟内获得操作体验。

丁磊的应对之道是引进人才。他找来当时在一项手游比赛中夺冠的北大学生操刀,但最终“不知道怎么挣钱”。一番尝试之后,他发现这不是好办法,并要求团队继续寻找路径。2012年底,网易将手游提升到战略高度,定下了大方向。

就在那段时间,国外引进的《愤怒的小鸟》、《植物大战僵尸》红遍手机和iPad。2013年,一些国内手机游戏也开始获得用户和收入,如《捕鱼达人》、《我叫MT》。特别是2013年引爆的《我叫MT》,将国产手游月收入提升到千万元级别。传统公司尽管坐拥大型端游带来的丰厚收入,但已无法轻视手游前景,纷纷转型。盛大引进了《百万亚瑟王》,巨人、完美也加紧布局手游。

2014年,腾讯游戏部门再次化整为零,将大工作室分成更小的团队。网易则在广州尝试性地组建《乱斗西游》六人组。这是网易应对手游特性的小分队,除了一名美术之外,其他人都来自网易内部的天下工作室。网易游戏原有的架构不变,组建新的小团队并赋予独立权限,是其根据自身情况应时而变的一种策略。

不过,《天下》是一款大型端游,六人组从端游转向手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吃不准《乱斗西游》到底该做成一款什么样的游戏。

2013年手机卡牌游戏盛行,网易上线了一款《迷你西游》,从《梦幻西游》处借来了一些品牌资源,丁磊亲自上阵,允诺“10亿元促销”大礼包,但过高的上手难度让很多玩家没了兴致。这款游戏成就有限,很多玩家根本不知道。

不过,丁磊在手游项目上没有表现得太过急迫。网易游戏副总裁王怡透露,丁磊没有因为其他公司手游的成功拍过桌子。当然,即便他发火也不一定管用。面对丁老板一竿子插到底的作风,网易老员工已经有一套“应对之策”,他们常用的办法是“明天我不来了,反正老板也找不到我”。

网易云音乐上线前,丁磊认为这款产品应该叫“Bad Monkey”(坏猴子),网易音乐高级总监王磊坚持“云音乐”之名。“云音乐”3个字都以声母“Y”开头,所以在一些有主持人的场合,主持人为了读准“云音乐”这3个字,不得不放慢速度,加强语气——这样会给观众留下更深的印象。这个理由勉强说服了丁磊。但没过多久,丁磊又提出要用“Bad Monkey”,王磊还是顶住了没改。

对《乱斗西游》,丁磊保持了足够的耐心。除了引荐一些资深玩家与游戏制作团队交流,他一直在等待。在直接插手和相信团队之间,他像当初选定《翻书大作战》制作人时一样,选择了后者,大胆起用新人。

在《乱斗西游》立项之初,六人组不想走流行卡牌老路。几经论证,六人组决心尝试做一款MOBA(多人在线战斗竞技游戏)类的游戏。但看了一圈市场上单纯MOBA玩法的手游,表现基本上都很糟糕。“因为摇摆耽误两个月,最后决定走MOBA RPG方向。”《乱斗西游》的制作人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接着,针对操作是使用摇杆还是触屏点击来实现,六人组讨论了一个多月,当时除国外单机之外,国内还没有游戏使用摇杆操作,普遍认为摇杆操作太过重度。没有办法,只能继续学习其他游戏的体验。六人组将市面上能找到的人气手游都研究了一遍之后,决定使用摇杆,“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做了半年,《乱斗西游》初见雏形,游戏制作中MOBA和RPG两种类型的矛盾却很突出。MOBA玩家觉得卡牌游戏的设置很别扭,不时地买装备很复杂,卡牌玩家则觉得MOBA游戏操作太重度。这种难以调和的状况一度让六人组怀疑一开始就存在的问题,当初设定MOBA RPG的思路是不是靠谱?他们认真考虑是否要放弃折中的想法。

因为方向上摇摆不定,《乱斗西游》的研发变得很危险。这时,团队再一次停下手头工作,重新讨论。最终产品经理决定继续MOBA RPG路线,精细打磨游戏的玩法。等到产品最终定形时,时间又过去半年。



最终,《乱斗西游》成为网易手游路上的一块里程碑。MOBA RPG结合玩法设置,扩大了产品辐射市场,吸引了不同类型的玩家,年轻好战的男性成为主流铁粉。2015年4月,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IET国际电子竞技大赛上,在进行《乱斗西游》比赛时,有109万人在线观看直播。这个直播数据是手游市场开辟以来的业界第一,刷新了手游比赛直播观看纪录,达到了可匹敌端游电竞的全新高度和量级(以往高品质手游电竞赛事直播观看人数大多在几十万级)。

现在,《乱斗西游》平均每天会进行8000万场对战。此外,这款游戏入选App Store 2014年度精选游戏,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入选的游戏。

《迷你西游》开启了网易的手游布局;《乱斗西游》让网易首次找到自信;然后《梦幻西游》手游真正开始收获。通过对西游IP的挖掘,网易完成手游三级跳。

责任编辑:赵剑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