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拍卖

当前位置:国家品牌网首页 > 社会区 > 国粹艺术 > 拍卖 > 正文
2016年拍场数据回顾:精品突破亿元瓶颈
发布时间:2017-02-20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收藏
  

明宣德 金嵌宝莲托梵文瓜棱盖罐   (RMB34,500,000 中国嘉德2016秋拍)

  

张大千1965年作《瑞士雪山》 (RMB 164,450,000 北京保利2016秋拍)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2016年秋)》于日前出炉。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对2016 年秋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进行了“大数据”统计分析。该“大数据”显示,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去年秋天开始显示出“回暖”迹象。虽然艺术品的上拍量和成交量持续下滑,但成交额却一改不断下跌的颓势,交出了265 亿元人民币的成绩单,同比上升2.97%。而7件过亿拍品更是创下了14.18 亿元的成交额,比2015 年秋拍放量大增122.57%。专家指出,当经济低迷,增长乏力时,艺术普品成交会放量下跌,而艺术精品则逆势放量猛涨。艺术精品的春天已经提前到来,而和大众收藏相关的中低价位艺术品却仍然在寒冬当中踟蹰不前。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金叶

拍场:

成交量下滑 成交额上涨

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秋拍,中国内地拍卖市场的上拍量和成交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共上拍235293件拍品,成交90074件,同比分别下滑8.87% 和13.25%。不过好消息是,成交额却一改2013年开始不断下跌的颓势,交出了265亿元人民币的成绩单,同比上升2.97%。

艺术品上拍数量和成交量的持续下滑或许和中国艺术品资源越来越少有关,2016年,拍品征集困难仍然困扰着各个拍卖公司。但这也可视作一件好事:毕竟,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达到高峰期的那几年,有大量投机资金的介入导致市场不平衡发展,各拍卖行为了利益最大化不顾拍品质量良莠不齐,这也是导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不可挽回”地进入调整期的直接原因。而在经历几年调整期之后,如今投机资金已经大量撤离,仍旧留在这个领域的或许才能被视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真正的“从业者”。怎样保持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良性、健康并可持续的发展,成为这些从业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因此,拍卖行在征集困难的情况下,努力挖掘精品并对拍品自身或其背后的故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组建具有高质量的精品专场吸引藏家和市场的目光;藏家方面,心态和购买行为变得更加理智,眼界更加开阔的同时对市场行情的把控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对拍品的选择也愈加挑剔。2016年秋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上拍量、成交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的前提下,成交额反而有所上升就成为了一个必然的结果,也因此被很多人视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真正开始“回暖”的重要指标。

从价格来说,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回暖迹象:2016年,中国拍卖市场5万元以下区间的拍品占据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比重达到64%,50万元以下的区间总共占到总量的92%。但从成交额方面来看,50万元以下大众收藏区间的艺术品占总额的24%。不难看出,50万元以下区间的艺术品单品价格过低,在成交量方面能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占有率,但在成交金额方面占比就不那么多了。而100万元~500万元的艺术品在成交额方面贡献最大,占比达27%;其次是1000万元~5000万元区间,占比达到22%,500万元~1000万元区间占比达到12%,位居第三。需要注意的是,同比2015年秋拍,100万元~500万元区间和500万元~1000万元区间占比份额相同,但1000万元~5000万元区间却有明显上涨,涨幅为8%,说明中高档价位的拍品受关注程度明显增加。

这种现象也暗示着藏家和市场正在逐渐走向成熟。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最为火爆的那几年,大量投机资金的注入导致买家对拍品本身价值有所忽视。随着市场不断调整和完善,拍品本身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被藏家和市场所重视。这种“挑剔性”迫使市场从业机构努力征集自身价值较高、流传有序并在市场上属于“生货”的艺术品,而这些艺术品大都集中在1000万元~5000万元区间,所以这个区间的艺术品在2016年秋拍中明显上涨。

征集:

从“行家货”到深藏不露的“藏家货”

中央美术学院(微博)特聘教授、资深艺术市场专家龚继遂表示,2016年秋拍的亮点:一是经典作品的价值回归,对经典艺术及美术史上有定论的作品,如流失海外的《五王醉归图卷》、巴黎拍卖的过亿佛像等,新旧买家都给予了关注和认同;其次是本季度各大拍卖行依然采取了“减量增质”的经营策略,并且逐渐意识到征集那些从未露面的、沉淀在各个藏家手中的精品——即生货,而不是反复交易的行家货。供给从“行家货”转变为深藏不露的“藏家货”,而这个过程需要拍卖行加大征集力度,纵向发掘征集深度。

从中国书画板块来看,2016年的特点是高价迭出,过亿拍品达到13件之多,打破了前两年拍品过亿的瓶颈,特别是古代书画,有4件作品过亿。“这种高价商品的增长,从拍卖方来说,体现出市场不是缺钱而是缺好的拍品,当流传有序的好货、生货、经典作品出现的时候,就会引起大量资金的追逐竞购;而且我们还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介入到了收藏领域,从先前的泰康人寿、新疆广汇、万达集团、龙美术馆等,到新浮出水面的,如苏宁集团、宝龙集团、华谊兄弟、三胞集团等越来越多的企业高调进入艺术品市场。这次以3.036亿元成交的清宫旧藏任仁发的《五王醉归图卷》,就是由苏宁集团购藏,成为即将开馆的苏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企业收藏更是具有高屋建瓴、出手不凡、没有价格限制的心理障碍的特点。”龚继遂表示。“后起的收藏机构和收藏者充分吸收了前二十年来拍卖市场收藏所揭示的取胜之道:注重作品本身而不是其价格,这个观念在大企业和大藏家的购买行为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而且它们也有强烈的意愿和充分的资金支持他们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形象的建设。”

数据参考:

瓷杂板块平均年复收益率高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通过从2016年秋拍的作品中筛选出的241对具有重复交易记录的样本数据,分析发现在三大主流板块(书画板块、现当代艺术、瓷杂)中,瓷杂板块在去除通货膨胀后的平均年复收益率最高,其余两个板块去除通货膨胀后的平均年复收益率均为负值。

瓷杂板块去除通货膨胀后的最高年复收益率作品是“宣统元宝湖北省造库平七钱二分”,2016年1月以43.36万元的价格购入,2016年7月以104.39万元的价格卖出,扣除15%的佣金,其去除通货膨胀的年复合收益率为355.85%。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不完全统计,瓷杂板块44个样本数据中有26件投资成功的案例,投资成功率为59.09%,介于投资成功率分别为53.61%及64.52%的书画板块和现当代艺术板块之间。其中,书画板块中最高收益的作品是李苦禅的《鹌鹑》,2010年5月以11.2万元的价格购入,2016年12月以263.44万元的价格卖出;瓷杂板块中最高收益的作品是“唐海兽葡萄纹镜”,2010年6月以4.48万元的价格购自中国嘉德,2016年11月在奥斯汀以346.1万元的价格卖出。

持有6年以上的艺术品收益更加稳定

在样本数据中,投资期限在6 年以上的艺术品的去膨胀年度复合平均收益率最高。本季投资年限大于6年的艺术品共有33件,其中30件实现正收益。

本季长期投资典型案例:张大千1965年作的《瑞士雪山》2009年12月在北京匡时以5264万元购入,2016年12月在北京保利以1亿6445万元卖出,去膨胀的年复收益率为12.26%;清乾隆“缂丝御笔墨云室记手卷”2009年11月在中国嘉德以1792万元购入,2016年11月以2,472.5万元卖出;张大千1973年作的《溪山觅句》2010年6月以515.2万元购入,2016年12月在北京银座以1288万元卖出。

本季的样本数据显示,持有期在3年以下的亏损率为47.87%,持有期在3年至6年之间的亏损率为46.49%。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对比持有期在3年以下和3年至6年之间的投资,持有6年以上的艺术品收益更加稳定。

预测:

总体呈平稳的锯齿形波动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多年的拍卖报告显示,货币供应量对艺术市场刺激有边际效用递减的效用。由于艺术品市场占比太小,宏观经济形势主要从两方面作用艺术市场:其一,当经济形势良好向上发展时,艺术精品与艺术普品均呈现出放量上涨的趋势;而当经济低迷,增长乏力时,艺术普品成交会放量下跌,而艺术精品则逆势放量猛涨。这也是为什么在2015年秋季艺术普品市场呈现了价格和成交量的断崖式下降之后,2016年秋拍7件过亿拍品能创下14.18亿元人民币的惊人成交额,这个数字比2015年秋拍放量大增122.57%。

龚继遂表示,艺术市场的信心不同于公众对经济的信心。事实上,当经济好的时候,艺术市场会上升,最大的特点是普品也会卖得很好;但当经济不好的时候,依然不影响高净值人群的购买力,因为购买艺术品属于闲钱的资产配置,大企业和大藏家并不指望靠买卖艺术品赚钱。

从宏观层面来讲,艺术市场的走势与经济走势密切相关,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但艺术品市场本身具有极强的自我维稳的修复机制和动力。另外,艺术品在资产配置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它更重要的是作为文化和身份象征,因此,艺术市场持续的惯性、修复机制、交易规模和价位的稳定,决定它不会大起大落,而是保持平稳的锯齿形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