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行书临阁帖》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陈永革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它是华夏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潜心钻研,耗费精力,为我国这一独有的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后世学者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当今书法,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当随时代,书法艺术也不例外,应紧跟着潮流走,跟着感觉走,才不会落伍,从而出现了流行书风与传统书法的对立和抗衡。换言之:从事帖学、碑学进行创作行为而自成风格的老一辈书法家为传统派书法(或叫传统书法);别具匠心进行创作行为的称为现代派书法(或叫流行书风)。当然,它们的出现和形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其各有利弊,各具长短,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态度来分析对待。
首先说传统书法。传统书家群体从小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或幼承家学,或进行拜师带徒的原始化个体授教方式,起步从楷、隶、篆等基本书体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升华。他们重功力、平稳,更重字外功,可以说有着相当深厚的艺术功底,不论是碑学还是帖学都花大气力来临摹、研究,从中寻找出自己所需求的东西,以求脱胎换骨。长此以往,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难以改变的机制模式,使所创作的作品往往出现“陈”的东西多,“鲜”的东西少之憾。我们从大量的传统作品中可看出虽功力深、有内涵、重法度,但也不难看出章法布局的陈旧、笔墨变化的单调、作品反复的雷同、创作意识的淡化。
其次说现代书法。也有人称之为流行书体、流行书风。可以说它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此群体中多以中、青年为主力军,虽然其传统教育不及前者,但他们充满朝气,有着强烈的时代精神。现今年轻人不走前人老路,加之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历教育的进一步完善,虽起步较晚,但刚开始就直接从行书、草书、民间书法或自己喜爱的不起眼书体开始,加上自己对现今社会审美变化的认识,继而逐步升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与目标追求、竞争方式、竞争手段,已不像前者一步一个脚印、四平八稳地朝前走了,而是大踏步、跳跃式地前进。这点就是两者在思维方法和认识上的差距,也是两者的矛盾所在。现代书法不愿在帖学、碑学上下太大功夫,那样消耗的时间和精力会太多,也难以一下子找到或达到及时对话的平台,字外功也不及前者,总想多食“鲜货”,少吃“陈货”,创作意识强烈,敢于推陈出新,和流行服装一样,变化多而且快,总是以新的面貌出现。他们敢于毁灭自我,再造自我。观其作品,虽少功力、缺内涵、轻法度,但创新意识很强,章法、布局新颖,结体造型独特,变化自然多样,下笔、用墨大胆,新鲜感极强,且易打动读者,给人一种幼童无忧无虑、随心所欲之感,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也正是传统派书家群体轻视、忽略后者的一个主要因素,他们认为“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认真地分析问题和对待他们,从而形成了“对弈”的严肃局面。
我认为,传统和现代,应以“中和”为贵。书论中讲“中和”二字,且历代书家均崇尚“中和”之美。“对弈”双方是否也应提倡“中和”,以艺术大业为先,偏见为后,努力改变审美意识,改变思维方式,提高思想认识上的差距,抱着对艺术事业献身的责任心,从而使我国优秀的书法艺术朝着正常、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传统书家除了自身的功力与字外功的优势之外,是否可借鉴现代书家那种不愿墨守成规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方式,加强时代感和观赏性,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得到更进一步的升华与完善。现代书家除有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风貌外,是否应学习传统书家的用功精神和作品所表现出的特有的内涵与内秀气质,还有对字外功的偏爱等,使自己的作品表现得更加老辣一些,更具内外相间的格局,从而得到普遍的认同,这有什么不好呢?何况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精心创作的作品面向的是广大不同层次的读者,为了使更多的读者喜欢我们的作品,传统书家的作品应争取更多的中青年读者的赏识,因为他们是主要的消费群体。而现代书家的作品不能只局限于圈内人士或少数人的认识和认可,也应得到不同层次读者的喜欢和赏识,因为他们是绝大多数。这样一来,书坛将会呈现出新的良好艺术氛围,会出现大量的上乘佳作,使书法这一古老而永恒的艺术焕发出更加夺目的艺术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