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书法

当前位置:国家品牌网首页 > 社会区 > 国粹艺术 > 书法 > 正文
繁简之争:古文物中的简体字
发布时间:2015-06-26 文章来源:观察者网
分享到:    收藏

  

“乱”字为简体
“乱”字为简体

  李典

“民国粉”喜欢声称,繁体字是传统文化的积淀,而简体字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共产党的发明创造,没文化。在一部分港台媒体的过分渲染下,简体字被认定为是政治干预汉字发展规律的产物。因此,总有些过去的幽灵“借尸还魂”,试图通过召唤出一些旧时代的符号,树立想象中的所谓“正统”,比如“中华文化在XX”。他们甚至将简体字称之为“残体字”,把繁体字认定是“正体字”,从而质疑大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有人习惯性地认为,简体字取代繁体字是古今分界线,认为古代存在简体字是不合逻辑的。比如江西博物馆曾展出一批由厦门博物馆收藏的闽台籍和客居闽地书画家的优秀书画作品。在清代书法家苏廷玉的一幅行书四条屏中,出现了简体字“乱”的身影,就被认定为是赝品。经过媒体宣传,更加深了人们“以繁简、分古今”的思维定式。然而,这并没有什么道理。

一些媒体以此为依据,毫不客气的斥其为赝品,并再一次抨击书画鉴定体系,引发了新一轮的信任危机。

仅仅凭借古代文物中出现的简体字就一定是赝品吗?简体字真的是媒体口中所说“现代才有”的吗?

近些年来,有一首讽刺简体字的“顺口溜”甚嚣上尘。“亲(親)不见,爱(愛)无心,产(產)不生,厂(厰)空空,面(麵)无麦,运(運)无车,导(導)无道,儿(兒)无首,飞(飛)单翼,有云(雲)无雨,开关(開関)无门,乡(鄉)里无郎,圣(聖)不能听也不能说,买成钩刀下有人头,轮成人下有匕首,进不是越来越佳而往井里走,可魔仍是魔,鬼还是鬼,偷还是偷,骗还是骗,贪还是贪,毒还是毒,黑还是黑,赌还是赌。”

而前年演员黄秋生一条质疑简体字的微博,更是将汉字简繁体之争上升到民族文明传承问题!

  

黄秋生 微博截屏
黄秋生 微博截屏

人们习惯性的认为简体字取代繁体字是古今分界线,认为古代存在简体字是不合逻辑的,也难怪好多人一口咬定江西博物馆展出书画是后人极为“蹩脚”的假货。也不乏黄秋生这样,借“繁简”之说,唱衰大陆的声音。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