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油画) 王文灏
“形”即绘画中画面的构图、形式,也是对画面形式美感的一种研究与把握,后印象主义画家在构图中加入构成因素,强调色调的统一性、程序性。风景画的创作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对景写生,也是最传统的一种模式。一种是把风景作为素材,通过速写、照相等手段加以记录,然后回画室进行加工组合,以后期创作为主,这种创作方式强调形式美感,其画面的组织经过深思熟虑,素材通过形式感的表现达到创作美感的目的。俄罗斯、欧洲甚至中国的画家也都采取这种模式,其中中国最著名的代表是吴冠中先生。还有一种模式就是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创作者的主观意志,使人看了作品以后能在精神层面感受到创作者的主观动机,给人以功夫在画外的感受。在他们的绘画中,除了形式感外,更重要的是体现创作者本身的绘画修养水平。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对画面中的“形”与“势”进行进一步的探寻了。
画家通过写生能提高对形的敏感性和把握现实的能力,并且能丰富和深化画家对造型的认识。但写生的观点最初是来自西方,反映的是西方艺术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方式。“形” ,一般指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物象外形与结构。在这里的“形”即是画面中的造型元素及构图元素,是艺术家在绘画上所要探寻的具体内容。从古典绘画,到印象派,再到立体派,都在画面“形”的探究上做了自己的努力。当下的风景绘画中,画家们也不单纯把注意力放在对景写生、一味反映客观景物上了,他们对画面形式的要求越来越多,构成因素在画面的出现替代了以往的客观搬摹模式,使画面的形式感更为强烈。对“形”的追求成为构成画面元素的主体,强调那些自己画面需要的元素,弱化甚至删减自己认为构成画面不重要的元素,强调立意,进行艺术加工,对客观景物做集中、取舍、增减,不受客观景物的局限,更艺术性地表现从客观对象获得的美的感受。这些“形”的东西,除了造型及构图元素,甚至还包括画面的色彩元素。为了达到画面色调的协调统一,或者为了追求画面的某一色调感,也可以强化或弱化客观景物的色调变化。
说到“势” ,就是艺术家在绘画上所要探寻的精神面貌问题了。和前面谈到的“形”比较,一个是形而下的具体内容,一个是形而上的精神意识形态。画面中精神的元素实际上所体现的就是艺术家本身对画面所表达内容的感受。而这种感受体现在画面中就是一种“势”的体现。“形”的表现,画家可能会在作画之初,会有一个设计,或者以草稿的形式体现在速写本上,抑或者以构思的形式体现在自己的脑海里。在后面的创作或者写生过程中,画家会朝着自己的设计一步一步向前走,直到达到自己的预想或者满意的状况而止。“势”的表现,在画家设计之初,不能预想,而只能是画家在绘画过程中对景物感受的一种激发式的情感的宣泄。这种情感是不能用草稿的形式或大脑预想的形式所体现的,是画家潜意识和意识的一种结合。这里的潜意识是画家的绘画修养水平的体现,而意识则是建构在画面之上的画家的精神面貌的体现。
绘画中的“形”与“势”确实是画家所追寻的画面语言,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造就了形式与精神的合二为一,为我们的绘画提出了研究与探寻的目标。如何达到形式与精神的完美结合,这对画家作画时的心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画画犹如学拳,同一门下,套路相通,风格迥异,源于“随心”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画画也是如此,要用心而积极主动,只有如此才能达到画随其心。以心待景,随心布上,画家的作品只有出自内心的感悟,才更具可读性。可读即窥心,通过作品,可窥画家的内心,说明画家作画之用心。中国画论中强调的“气韵生动” ,其审美原则也不是放在绘画的客体对象即具体内容上,而是完全放在主观意识方面即精神意识形态上,精神意识形态则源于“心” 。高居翰先生对于17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的研究,得出“气势撼人”的结论,可窥心灵与自然的关系。除了古代画论中的对“心”的释义,现代绘画中新的形象语言也对用心提出了要求。现代绘画语言丰富且形式多样,同一绘画元素在不同视角下呈现出多重意义,能够从这些语言中感觉到“心”的可能。当视觉艺术形式语言与绘画作品所要体现的精神相统一时,就会产生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绘画艺术作品。“心境”是画家通过描绘客观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构建的艺术境界。画画的心境究其根源,则源于对自然的真实情感与切身感受,只有“随心” ,才有“心境” 。现代绘画语言逐渐丰富,对“随心”的追求也成为画家画画的目标,通过“随心画语”的表述,既能把画家的精神与思想表现出来,又达到了对“心境”的升华。“心境”体现在画中就是一定要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画中只有形而无心,其表达就是空洞无力的。
总之,“形”与“势”的完美结合是画家对形式与精神意识的诠释,也是每一个画家所要追求的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的氛围和情感,也是我们当下画家所积极努力探寻的方向。(来源: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