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丹青志 长城魂(图画中国·历史画创作新经验⑧)
长城秋韵(中国画)
王明明 李小可 庄小雷 徐卫国
作为人类重要的文明古迹,长城是古代中国不同朝代,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的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自春秋战国时期至明代,整个长城横跨十个省、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被称为“万里长城”。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对中国人来说,长城不仅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体现着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其形象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名片。中国画《长城秋韵》,旨在展示长城厚重的中华文明历史内蕴、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彰显人类自强不息的生存理念。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之“万里长城”选题,由北京画院来创作完成——院长王明明牵头,画家李小可、徐卫国和我组成创作组。之所以由北京画院来承担这一主题,是因为它拥有独特优势和资源传统:一方面,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的专业绘画创作机构,北京画院在过去近七十年间有着深厚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传统,新中国成立初期就集体创作过《东风吹遍百花开》《十三陵水库》《首都之春》等经典作品;另一方面,凭借靠近元明清历史古迹的地利之便,北京画院的画家长期对八达岭、居庸关、金山岭、故宫等历史古迹进行采风、写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在近几年国家的重要节庆活动中,北京画院多次接受创作“长城”题材画作任务,形成一个集体合作的模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中,使用的长城形象元素,就是由北京画院画家们所创制;201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北京阅兵式上,北京画院画家再一次集体创作了以万里长城为主题的巨幅山水,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在此次“万里长城”题材创作中,四位画家均是北京画院的代表性艺术家,他们曾多次合作绘制巨幅作品,有着很好的默契。
创作前期,主要是构思酝酿。与以往创作相比,此次创作有固定的画题要求和尺幅限制,这既需要选择另外一种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来表现这个特殊的主题,同时还要考虑到当前的时代主题和民众的审美趣味,这对艺术家们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创作组也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和不小的压力,选择什么样的形式,如何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中华民族的气质和尊严,都要凭借形式和形象的创造。
为了更准确地表达画作的主题,画家们多次赴长城开展实地写生,大量搜集关于长城的图文资料,包括前人创作的长城主题名作和李可染、白雪石等名家笔下的长城写生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认真的研究与筛选——对不同地点、不同季节长城所在的地貌特点,以及不同区段长城关隘和城墙建筑特点进行研究等,从而保证兼顾文献性与艺术性。在此基础上,创作组反复开会研讨,提出想法,设计图纸,不断地推翻重来,力求从章法布排到细节处理,都能饱满地表现主题。最初,创作组的构思是以春天为基调,来表现长城的壮丽和秀美,但初稿完成后发觉不能很好地表现长城的庄严与肃穆,于是决定选用秋天的季节来进行表现——金秋的颜色代表了收获,秋季的长城,不正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积淀、硕果累累的形象代表吗?
构思意向明确之后,创作组议定作品的画面立意,要与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的宏大辽阔境界相一致。画面以长城为主体,这意味着长城近景的主体城楼,要占据画面的显要位置,并有合适的高度和大小。画家们创作了十几幅草图,经过对比和筛选,最后确定长城主体城楼高度在画面三分之一处,太高则无法表现中景、远景山川的辽阔苍茫,太低则不能体现长城的气势,同时对远近城楼的大小关系做了适当调整——太大则显不出山体的巍峨雄壮,太小则弱化了长城的主题。对于山脉的布局衔接,画家们并没有把山水的结构、造型、层次设计得很繁复,而是注重其整体感。构图上,也要避开当前流行的巨幅创作太满、过繁、细碎的弊端,强调用“虚”,追求空灵与开阔。创作组根据以往的创作经验,参考傅抱石与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的表现手法,在突出主景的同时大胆使用大面积留白,突出层峦叠嶂的层次,刻画出云雾缭绕之感,展示出山水画的意境与气派,使画面远看有气势,近看更丰富、有内容。这样大面积的留白与整片山体相互穿插,并统一在一起,画面就呈现出一种完整、雄强与干净,而不是琐碎与孱弱。同时,中国画讲究虚实相生,“计白当黑”,大面积的留白,不仅抬升了整体画面的空灵之感,还能触动观者的无尽遐想。思路确定后,在前期十几幅草稿的基础上,画家又重新完成了小样墨稿,定稿后才进行作品的大幅创作。
创作中,四位画家有分工也有合作,并各有侧重——李小可强调笔的线性,他用笔大气、线条硬朗,又不拘泥于细节,于是由他负责勾画山峦的石纹与结构,搭建起画面的骨架。在此基础上,我负责体面皴擦和细部处理,我力求用笔沉稳,将细节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徐卫国配合画树、夹叶以及对云的处理和渲染。王明明对画作的整体效果进行总体把控,并负责上色,勾画远山,烘托雪山的气氛。正是在彼此的协调把控中,使得不尽相同的风格互相生发,达到了协调统一的效果。
作品完成后,做最后的细节处理也花去了画家很多的精力。远取势、近取质。不论是石纹结构,还是近处山石上的红叶与配草,画家们都画得非常严谨;在画面虚实处理上,画家们也尽求能够激活山体间的关系,使它们彼此掩映与衔接。同时,画家们以反复的皴擦点染,增强画面笔墨的醇厚效果,这种笔墨效果恰如其分地表达出长城雄浑、沉静、伟岸的气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种近乎沉静的醇厚,无声诉说着万里长城千年的历史沧桑与厚重的文化积淀。
巍峨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其气度,正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内蕴相一致。此次对“万里长城”精神的表现,体现了创作者在主题性与艺术性、文献性与审美性上互参互融的思考,希望能为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带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