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绘画

当前位置:国家品牌网首页 > 社会区 > 国粹艺术 > 绘画 > 正文
深刻于平凡之中 王家训写生人物画的审美追求
发布时间:2017-04-14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    收藏

王家训的画风贯通了传统与现代,神韵生动,其意象、境界和笔墨之美,显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在当代画坛上独树一帜。他一方面深入传统,深入传统的艺术精神、审美取向、语言方式和技巧,洞察中国画的精髓;另一方面反复走向生活,走向各民族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寻求和表现他们的可贵品质和文化精神。

  

王家训深入生活,认真体察普通大众的生存状态与思想感情,研究他们的形象特征,以平视的态度描写他们的形象。用平常心写出平实质朴的人性之美,发现和捕捉普通人具有的真实美感,深刻于平凡之中,是王家训水墨写生人物画的重要特点。对于画家而言,最平凡的生活中才会寓藏着最深刻和最永久的主题。他笔下的每一幅水墨人物写生不是单纯的观察和体验生活的实录摹写,而是具有创作的品格,反映了王家训面对客观对象的激情与灵感。构建作品的简练而富于变化的笔和线,准确生动地表现人物神态、性格与环境,也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技巧与人文学养。

传统的水墨人物画,讲求有笔有墨。而发墨离不开用笔,不通过一定的笔迹,墨的变化永远是可能性而非现实性。王家训的水墨人物在使笔中运墨,讲求一画落纸,是笔又是墨,充分发挥用笔足迹的主导作用,重视“笔踪”。

  

唐代张彦远就贬抑吹云之法,称其“虽曰妙解,不见笔踪,故不谓之画。”讲求笔踪,也就是讲究以笔法形态的千变万化和运笔来龙去脉的起承转合去状物抒情,但看重笔踪不等于忽略笔墨的相互生发,更不等于把墨韵变化控制在笔迹形态之内,无视笔墨生发中的随机性。没有这种随机性,便解放不了墨,容易失去天趣。王家训的水墨人物画,笔踪丰富而有节奏,墨气也灵活多变,墨韵不局限于笔迹的框廓之中,凭借笔墨交叉叠压,造就了既气韵流动又骨体坚凝的效果,变苍亦润,浑厚华滋。既形成了沉厚有力的笔痕,又出现了笔痕框廓外的墨韵生发,生出了结构的凹凸转折,生出了厚度,也生出了韵味。

  

王家训作品中的笔墨语言极其单纯又变化自然,既意在笔先,又有一定自动性,既讲求传统的笔情墨趣,又不乏随机偶成的新异肌理,即得心应手,又天趣盎然,大略在有控制又不完全控制之间,呈现出一种笔墨之美,实现了高难度的写意笔墨与高难度的写实造型的统一。吸取了西方写实人物画法的造型精微,但出之于有骨有肉,有气有血,有生命有个性的笔墨,强化了中国画笔墨状物写心的表现力。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指出:“中国画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画家是默契自然的,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为了在人物画中引入这一精义,王家训走出画室,贴近生活,不断橐笔远行,天山、凉山、滇南、藏地、延边、蒙古、南海,在与最平凡普通的各族民众的接触中,感受他们的生活、领略他们的文化,在这些宁静、纯朴的人群中,去发现他们生活态度的淡泊而积极,平凡而不平庸,感受那种民族的不朽精神及生生不息的历史。这种直接来自原生态生活的深切体验,成为王家训创作的源头活水。其水墨人物写生作品中灵动的笔力和富于变化的墨线运用,也影响了王家训意笔人物的创作面貌,以其在质朴中求浑厚、单纯中求丰富的艺术境界,为中国画、为人物画增添了新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