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寿平竹:清新典雅 出于天籁
竹,有着不一般的中国传统文化含义,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
国画中的竹常以水墨表现竹的形象与气韵,墨竹画在写意花鸟画中占有重要位置,其笔墨特征是以书入画、骨法用笔,画竹要“成竹在胸”,才能在运笔用墨时挥洒自如,表现出竹的神韵与气节。
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四季常青,且“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有君子之风。画竹的关键在于对竹枝叶的取舍、概括,用笔自然、一气呵成,表现竹的无限生机,浓淡相映、妙趣横生。
董寿平作画
当代画竹风格脱俗的当属董寿平先生,董寿平是驰名中外的书画家、美术理论家、鉴赏学家。他驰聘中国画坛70余载,博采众长,自辟蹊径,成就瞩目。
他的画风苍劲浑朴、布局精到、清新典雅,笔墨活泼,出于天籁,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在风格上突出个人创新。
1981年董寿平《墨竹》
他所作的墨竹,俊逸挺秀、简练轩昂、构图空灵,别具一格,表现劲竹在风、晴、雨、雪中的多种姿态,可谓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被称为“寿平竹”。
他能够将诸如干湿、疏密、长短、浓淡种种对立的矛盾有机地统一起来,和谐地表现在一幅作品中,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董老的画作技法全面,修养深厚,堪称中国绘画大师。
欣赏董寿平笔下的竹子,很难确切地说出它的渊源出处,虽然风格全新,却不悖古法,有章可循。古人把画竹称为“写竹”。一个“写”字韵味十足:画竹的用笔形式与中国书法最为接近,没有扎实的书法功底不可能把竹子画好。董寿平画的竹子,一个“力”字贯穿始终,充弥于整个画面。无论是顶天立地的长竽还是画中局部的末节枝梢,都充满着力量,那种斩钉截铁般的笔力,足见他在书法上的超然功力。每—笔都沉稳扎实,没有丝毫的扰豫马虎。即使是淡墨勾勒的竹梢,也挺拔劲健,英姿勃发。起笔行笔,俨然是在写字。
董寿平《双清图》
董寿平画竹,是对赵孟頫说的写竹还须“八法通”最好的诠释。所以,美术界称董寿平的竹子为“寿平竹”是恰如其分、确有道理的。
画竹的用笔如同写书法的用笔。画竹根及主干时如“楷书”笔法,稳健而力透纸背;画小枝杈时则用“草书”笔法,行笔流畅,一气呵成。